
桂陽縣工業園區內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近年來,桂陽縣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產業主導、全面發展”,久久為功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有效集聚了產業發展“新動能”,實現項目建設“加速度”。今年1-6月,全縣125個重大產業項目完成產業投資106.8億元。其中,40個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60.12億元,完成重大產業項目儲備38個。
盡心謀劃支柱產業“新前景”
港藝家具項目投資2.5億元,是廣東家居智造產業園首批入園企業之一,主營中高端臥室家具,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以上。產品銷售負責人田夢介紹,公司于6月正式投產。目前,公司9棟廠房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生產線上的工人已有170余人,待自動噴漆等設備調試完畢后,人員還將擴充至400人。
桂陽縣按照“規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滾動開發機制,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醫藥等主導產業,確定全年重點實施125個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440.5億元。重點推進家居智造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家居博覽展銷、家具倉儲配送、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電商交易、家具產業園物流、家具產品設計研發等“六大中心”建設。
“我們將重大產業項目放到桂陽支柱產業來謀劃,以項目儲備、招商引資、資金扶持、勞動競賽、調度考核等措施來推進項目落地,順利竣工投產。” 縣發改局負責人江俊安表示,該縣密切跟蹤對接國省市支持政策,提前謀劃包裝項目,對符合國家政策、規劃方向的40個儲備產業項目,分解到具體職能部門,落實到具體責任人。
針對項目前期工作中的難題,強力推進土地“三項攻堅”,創新彈性供地和“先租后讓”等模式,企業資金壓力得到緩解,投資信心更足。同時,出臺相關文件,全力推動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兩進兩促”對接。今年1-6月,為園區產業項目征用土地960畝,促成企業與銀行融資10.85億元。
精準招商引來鳳凰“抱團棲”
在日前舉行的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郴州招商推介會上,桂陽縣共簽約重大項目8個,涉及智能家居、風電、冷鏈物流等行業,總投資達78億元。
桂陽縣結合當地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優化工業園布局,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創業園、有色科技產業園、家居智造產業園 “一區三園”發展格局。圍繞專業園區招商,引進了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項目落地投產。近年來,新引進企業60余家,總投資120億余元,園區承載力不斷增強。
該縣深入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快培育新產業。圍繞智能家居、有色、食品藥品等重點產業,著力圍繞重點企業招商,引進一批企業關聯性強、產業融合性好、資源互補性強的鏈式項目。目前,有色科技產業園引進的上海電氣、皓鈺氧化鋅二期、億鑫高爐富錳建設等項目加速建設;上海雷允上藥業與落戶的丹桂園(二期),錦相冷鏈物流等項目正有序推進。
在招商形式上,桂陽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下,大力實施“桂商回歸工程”,以親情鄉情為紐帶,統籌開展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節會招商。利用中介招商機構招商專業性強、組織網絡覆蓋面廣、招商成本低等優勢,建立起政府推動、企業承辦、市場運作的專業化招商機制。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項目招商、洽談、落地等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投資不確定因素增加,給招商引資工作帶來困難。”縣商務局負責人羅邦富說。該縣利用線上平臺,率先在全省舉辦2020年桂陽縣重大產業招商項目網上“集中簽約儀式”,有效推動總投資25億元的12個重大產業項目無接觸式落地。
“正式簽約前,他們發郵件、發網絡視頻……兩天一次線上洽談,一天一次線下跟進。先后30多次修改完善合作方案細節,這讓我們非常感動。”上海電氣環保集團副總裁張學林說,他們原本約定春節后簽約,但桂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提出“面不見,約不失”方式,讓項目推進不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該縣全天候招商,聯系企業達500余家,收集各類投資信息100余條。
干部服務營商環境“質更優”
7月13日,200余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乘坐大巴來到工業園區家居智造產業園,了解各企業生產經營以及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結合單位職能職責和自身崗位實際,為項目發展“出謀劃策”。今年是郴州市以“三個推進年”活動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桂陽縣鼓勵干部職工走進“一線”,到“一線”扎根工作,以“干部服務”換取企業“滿意度”。
桂陽縣楚榮家具項目是首批入園項目之一,項目從簽約到落地投產只用了半年。該公司負責人周勁松介紹,企業一落地,桂陽縣委縣政府就安排了專職領導、專職人員來對口幫扶。從規劃選址到相關手續辦理都有專人指導、全程代辦,讓他覺得一切都是“順風順水”、高效便捷。
“三級聯幫”“全程代辦”是該縣服務企業與項目的“經典品牌”。為項目指派“項目管家”和“企業管家”,提供“一對一、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做到“企業圍墻外的事園區全包”。安排62名縣級領導、28個縣直機關部門下沉到200個重點企業和項目,開展縣級領導帶頭幫、部門負責人對口幫、園區干部具體幫,幫助企業招工3000余人,減免稅費2202萬元。
今年該縣還選派10名35歲以下的優秀青年干部到縣工業園鍛煉,通過干部多跑腿、靠前主動服務、事前區域評估,降低項目成本投入,加速了項目落戶投產進程。
該縣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完善“網上辦、優先辦、幫代辦、容缺辦、快速辦、上門辦、優惠辦”等7項綠色審批措施,簡化辦事流程,明確辦結時限,用政府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
良好的營商環境更要有和諧親清政商關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組織商務、發改等職能部門赴東莞等地,面對面聽取投資商意見建議。組織創建龍頭企業、標桿企業、高新企業、規模企業“服務企業微信群”,確保企業與職能部門和園區負責人、縣級分管領導、縣主要領導直接反映訴求“零距離”。
此外,該縣還制定出臺優化發展環境實施意見,從加強服務部門管理、加大優惠政策落實和整治不作為、亂作為等方面做出嚴格規定。縣主要領導帶頭承諾,項目建設不打招呼、不插手工程。
問責問效解決項目“腸梗阻”
“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個星期輪流到園區調研一次,實地調度項目推進、要素保障,及時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腸梗阻"問題。”縣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歐陽育軍表示。自開展“三個推進年”活動以來,通過“項目調度日”已幫助企業實際解決土地供應、項目供電、融資等實際問題50余個。
事達家具項目因為選址在一個山坡上,低坡土方不夠,導致項目建設進度緩慢。企業有關負責人通過“項目調度日”說出實際困難,聯系該項目的園區干部李良隆通過多方面的協調,僅一個晚上就拿出了具體解決方案。一個星期內將低坡填平,項目建設走出“加速度”。
項目建設猶如“砌高樓”,中間哪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桂陽以“清單化”管理,細化“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推進年”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各鄉鎮(街道)、各部門的工作目標、任務以及完成時限,全面壓實責任。實行“一月一督查一通報、一季一評比、半年一考核,年終全面考核評價”,構建起上下貫通、環環相扣的常態化調度工作機制。
桂陽縣還從干部年度績效獎中統籌安排1200萬元專門用于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攻堅克難的崗位及有功人員進行正向激勵獎勵,充分調動全縣干部抓項目的積極性。對在工作上推進不力的干部進行通報批評、追責問責。幫扶企業,成了園區干部績效考核和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來源: 新華網 成曉陽 駱國平 李登科 李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