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青島提出“發力工業互聯網建設,著力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這樣一個遠大目標,率全國、乃至全球之先。
4月24日,青島召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第一次(擴大)會議,研究了《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等有關文件。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搶抓工業互聯網風口
如果說信息技術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費互聯網成就了杭州,那么工業互聯網必將成就青島。
“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是青島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山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組長王清憲強調。
王清憲說,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下,工業生產方式和工業形態的深刻變革,當前疫情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市場格局帶來新變化,工業互聯網正迎來加速起勢發展的重大“窗口”機遇。
“我們要加快用互聯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企業和產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和行業影響力,搶占世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制高點。”
而就在前不久,山東省舉行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會,王清憲在青島分會場講話指出:“要緊緊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集聚更多的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推動產業數字金融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擁有雄厚制造業家底的青島,對此有野心、有魄力,更有底氣。憑借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特別是以海爾為代表的一批制造企業的超前探索,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這座城市已經建立起了相當明顯的領先優勢。
用好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
6月11日 ,一天內,海爾卡奧斯與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甘肅省隴南市成縣人民政府、萊州市人民政府、青島明藥堂、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共5家服務對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細數這五項合作,既涉及醫療耗材和石材加工行業,還能賦能于政務服務和東西扶貧協作,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6月27日晚,《新聞聯播》用4分鐘時間頭條播報,點贊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開放賦能中小企業,穩定提升產業鏈中所做的努力。
卡奧斯,這個原生于青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供定制化、多場景解決方案,開拓可擴展、可迭代的賦能模式。
“卡奧斯平臺作為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核心優勢,具有無限發展空間和潛力。在當前世界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價值鏈和市場格局加速重構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用好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推動卡奧斯平臺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賦能全省乃至全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王清憲強調。
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探索工業互聯網企業,海爾自2012年就開始了智能制造轉型的探索實踐。卡奧斯是由海爾自主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海爾搭建的卡奧斯平臺在疫情期間搭建多方共享平臺方面表現出彩,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
伴隨著疫情的突襲,解決防疫醫療資源緊缺成為當時全國企業的“燃眉之急”。卡奧斯第一時間行動起來,2天時間研發上線新冠肺炎疫情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
在河南,卡奧斯為長垣市多個衛生器材生產企業找到口罩鼻梁夾條、熱風縫口密封機等資源,有效保障了防護物資的生產;
在山西,卡奧斯整合機械設備、生產原材料、智慧采購、智慧醫療等業務力量,48小時為山西侯馬上線全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同時幫助解決生產口罩的熔噴布、無紡布等原材料緊缺問題……
目前,海爾卡奧斯已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海爾卡奧斯位居第一,已經具備成為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的各種要素。
“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不僅有龍頭,青島還有“群峰”。
作為制造業“觸網”較早的城市,青島已有較好基礎。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為主線,加快建設軟件定義的智能工廠,發展數據驅動的先進制造。2019年以來,青島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進一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推廣應用。
目前,青島已形成了智能互聯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模式,一批企業的實踐業內領先。
雙星打造了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全流程工業4.0工廠,不僅實現生產智能化、個性化,還串聯起銷售和服務,探索輪胎行業新模式、新業態;特來電建設智能充電網,所有充電樁接入平臺,實現充電智能調度、利用充電大數據為車輛體檢,沉淀的大數據經過分析可以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決策參考……
一批“國字號”研究機構也已在青島扎根。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設立青島賽昇工業技術研究院、賽迪研究院設立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中國信通院設立信通院(青島)科技創新中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設立山東分院分中心等,目前都已有項目開展中。
“力爭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不久前發布的《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屆時,青島建成3萬個5G基站,在全行業推動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打造1個國際領先、1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20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站上工業互聯網“風口”的青島會是一匹最具活力的城市黑馬。瞄準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目標,青島全方位發力,邀請全球合伙人,匯聚更多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集聚,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大生態,形成工業互聯網“熱帶雨林”。隴南日報
4月24日,青島召開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第一次(擴大)會議,研究了《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等有關文件。方案提出,力爭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搶抓工業互聯網風口
如果說信息技術制造成就了深圳、消費互聯網成就了杭州,那么工業互聯網必將成就青島。
“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是青島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山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青島市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組長王清憲強調。
王清憲說,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基礎設施支撐下,工業生產方式和工業形態的深刻變革,當前疫情給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市場格局帶來新變化,工業互聯網正迎來加速起勢發展的重大“窗口”機遇。
“我們要加快用互聯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企業和產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和行業影響力,搶占世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制高點。”
而就在前不久,山東省舉行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會,王清憲在青島分會場講話指出:“要緊緊抓住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集聚更多的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推動產業數字金融和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擁有雄厚制造業家底的青島,對此有野心、有魄力,更有底氣。憑借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特別是以海爾為代表的一批制造企業的超前探索,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這座城市已經建立起了相當明顯的領先優勢。
用好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
6月11日 ,一天內,海爾卡奧斯與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甘肅省隴南市成縣人民政府、萊州市人民政府、青島明藥堂、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共5家服務對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細數這五項合作,既涉及醫療耗材和石材加工行業,還能賦能于政務服務和東西扶貧協作,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6月27日晚,《新聞聯播》用4分鐘時間頭條播報,點贊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在開放賦能中小企業,穩定提升產業鏈中所做的努力。
卡奧斯,這個原生于青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供定制化、多場景解決方案,開拓可擴展、可迭代的賦能模式。
“卡奧斯平臺作為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是青島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核心優勢,具有無限發展空間和潛力。在當前世界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價值鏈和市場格局加速重構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用好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推動卡奧斯平臺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賦能全省乃至全國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王清憲強調。
作為中國最早的一批探索工業互聯網企業,海爾自2012年就開始了智能制造轉型的探索實踐。卡奧斯是由海爾自主研發,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海爾搭建的卡奧斯平臺在疫情期間搭建多方共享平臺方面表現出彩,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展現得淋漓盡致——
伴隨著疫情的突襲,解決防疫醫療資源緊缺成為當時全國企業的“燃眉之急”。卡奧斯第一時間行動起來,2天時間研發上線新冠肺炎疫情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平臺;
在河南,卡奧斯為長垣市多個衛生器材生產企業找到口罩鼻梁夾條、熱風縫口密封機等資源,有效保障了防護物資的生產;
在山西,卡奧斯整合機械設備、生產原材料、智慧采購、智慧醫療等業務力量,48小時為山西侯馬上線全省首條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同時幫助解決生產口罩的熔噴布、無紡布等原材料緊缺問題……
目前,海爾卡奧斯已成長為比肩美國通用電氣和德國西門子的全球三大工業互聯網平臺之一,聚集了3.4億用戶和390多萬家生態資源。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中,海爾卡奧斯位居第一,已經具備成為工業互聯網核心平臺的各種要素。
“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不僅有龍頭,青島還有“群峰”。
作為制造業“觸網”較早的城市,青島已有較好基礎。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為主線,加快建設軟件定義的智能工廠,發展數據驅動的先進制造。2019年以來,青島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進一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推廣應用。
目前,青島已形成了智能互聯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模式,一批企業的實踐業內領先。
雙星打造了全球輪胎行業首個全流程工業4.0工廠,不僅實現生產智能化、個性化,還串聯起銷售和服務,探索輪胎行業新模式、新業態;特來電建設智能充電網,所有充電樁接入平臺,實現充電智能調度、利用充電大數據為車輛體檢,沉淀的大數據經過分析可以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決策參考……
一批“國字號”研究機構也已在青島扎根。國家工業信息安全中心設立青島賽昇工業技術研究院、賽迪研究院設立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中國信通院設立信通院(青島)科技創新中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設立山東分院分中心等,目前都已有項目開展中。
“力爭到2022年,建成核心要素齊全、融合應用引領、產業生態活躍的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不久前發布的《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
屆時,青島建成3萬個5G基站,在全行業推動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推動10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打造1個國際領先、10個國內知名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20家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站上工業互聯網“風口”的青島會是一匹最具活力的城市黑馬。瞄準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的目標,青島全方位發力,邀請全球合伙人,匯聚更多企業、資本、人才和技術集聚,共同打造工業互聯網大生態,形成工業互聯網“熱帶雨林”。隴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