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市創新推出“121”工作模式,加快服務項目審批建設,推動項目建設再提速。截至目前,該市共謀劃500萬元以上項目94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38個,11個“三早”項目已全部開復工。
“1”即成立一個項目中心。市發改、住建、林業等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項目中心,集中統一辦公,專門負責攻堅項目土地、規劃、立項、環保等審批手續協調工作,為每個項目配備專職項目秘書,對項目建設全鏈條、各節點提供跟蹤式服務保障。落實“一事一議”幫扶措施,加強政策解讀與指導,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清單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2”即實行“傳統線+創新線”雙線推進。政府僅對重大項目或限制類項目實行核準制,其余項目均為備案制,企業可通過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錄入主要信息,符合條件的企業備案項目將實行即報即辦制。整合各相關部門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流程,對項目竣工驗收實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統一時間、統一標準,一次性進場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提高項目驗收效率。聘請專業“全過程”管理公司為項目提供全過程管理服務,由專業人員科學合理安排項目進度,有效使用項目資源、降低項目成本,確保項目按期保質推進。
“1”即實施項目審批“一口進出”。該市深入落實綜合服務窗口改革,整合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在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投資審批受理臺”,預留2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方式,加快“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吉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信息平臺”推廣運用,做好資料傳送共享,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精簡審批材料,實現集成高效審批。執行審批窗口工作人員AB角制度,落實項目服務首辦責任,確定第一個接觸信函、接聽電話、接受詢問的工作人員為首問責任人,負責對企業辦理事項接待、答復、跟蹤辦理,實現企業辦理項目手續一人接待、一次告知、最多跑一次,大力營造高效的項目審批環境。(延邊日報)
“1”即成立一個項目中心。市發改、住建、林業等部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項目中心,集中統一辦公,專門負責攻堅項目土地、規劃、立項、環保等審批手續協調工作,為每個項目配備專職項目秘書,對項目建設全鏈條、各節點提供跟蹤式服務保障。落實“一事一議”幫扶措施,加強政策解讀與指導,對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清單式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2”即實行“傳統線+創新線”雙線推進。政府僅對重大項目或限制類項目實行核準制,其余項目均為備案制,企業可通過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錄入主要信息,符合條件的企業備案項目將實行即報即辦制。整合各相關部門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流程,對項目竣工驗收實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統一時間、統一標準,一次性進場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提高項目驗收效率。聘請專業“全過程”管理公司為項目提供全過程管理服務,由專業人員科學合理安排項目進度,有效使用項目資源、降低項目成本,確保項目按期保質推進。
“1”即實施項目審批“一口進出”。該市深入落實綜合服務窗口改革,整合優化項目審批服務,在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投資審批受理臺”,預留2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方式,加快“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吉林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信息平臺”推廣運用,做好資料傳送共享,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精簡審批材料,實現集成高效審批。執行審批窗口工作人員AB角制度,落實項目服務首辦責任,確定第一個接觸信函、接聽電話、接受詢問的工作人員為首問責任人,負責對企業辦理事項接待、答復、跟蹤辦理,實現企業辦理項目手續一人接待、一次告知、最多跑一次,大力營造高效的項目審批環境。(延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