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排1540線運行正常!”一個興奮的聲音從電話另一頭30公里外直供亞運分村電力的110千伏界首變傳過來,220千伏浪川變電站的工作人員們如釋重負,這標志著220千伏浪川輸變電工程整體啟動成功。6月17日上午,位于浙江淳安浪川鄉的浪川220千伏變電站正式投入使用,為亞運分村建設注入了更強勁動力。同步建成的,還有穿越200公里山壑的輸電線路。
歡呼雀躍的不只是亞運場館的工作人員,還有周邊的村民,這一天,他們長久期盼之事成為現實。近年來,受氣候因素及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影響,淳安縣用電負荷大幅增加。若現有輸電線路因雷擊等原因停運或不能滿足輸送要求,淳安部分地區將全部失電,村民正常生活受到影響。浪川220千伏變電站的建成使用,正是村民共同的期待。
2019年4月,浪川輸變電工程正式開工。此前,線路規劃方案敲定時,大家就發現浪川輸變電工程工程是浙江省內最長的線路工程,200公里的線路一路翻山越嶺,不少塔基建設在人跡罕至的溝壑中,生態環保要求高、施工難度很大。
該如何解決呢?姜家至浪川一線多山石,開挖難度大,浙江大有集團淳安分部施工團隊擬定了更緊湊的作業方案;主要景觀道路和物資材料運輸通道、時堆放點產生沖突,就積極和地方政府溝通,采用綠色圍擋,解決文明現場與千島湖景區管控的無縫對接;山路崎嶇,材料運輸困難,無法一次性到達,就以畜力運輸與索道運輸相結合,確保物資及時輸送;為保護綠色植被和維護道路景觀,施工團隊以掏挖方式小范圍開挖鐵塔基礎……在220千伏和附近另一個110千伏線路的架設中,隨著施工進度的推進,一個個問題接踵而來,施工團隊多次召開“諸葛亮會”,都以創新方式加以解決。
很快,另一個更大的挑戰擺在施工團隊面前。在浪川220千伏變電站建設中,因項目建設在大型巖溶地基上,30%的樁基涉及溶洞,其中最深溶洞達12.4米,地質狀況復雜,造價大大增加。“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一定要打好,再困難我們也要克服。”為此,施工團隊耗時半年,不僅使地基符合建設標準,并且“后來居上”,浪川變搖身成為省內第一個大型巖溶地基220kv變電站。
“浪川變的建成不僅滿足了淳安縣經濟發展的需求,周邊的村民們再也不用為何時會停電而提心吊膽了。同時,完善了淳安西南部的電網網架,提高了電網供電可靠性。”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第四業主項目部副經理車敏說,220千伏浪川輸變電工程成為2022年亞運場所電力供應強有力的“心臟動脈”,源源不斷地輸送電力。
據悉,浪川220千伏變電所啟動后,將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繼續完善電網結構,保障周邊居民用電。同時,未來將在沿線建造智能充電樁,發展綠色用電,為推進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貢獻力量。(來源:新華網徐帆錦黃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