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上海市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推進大會在奉賢區召開。8個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授牌,7個重點平臺載體揭牌,10個重大項目與戰略合作簽約,不僅體現了上海發展智能制造的決心和實力,也為下一步產業能級提升注入了新動能。
打造智能制造產業新高地
會議明確,上海將繼續扎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結合在線新經濟發展,以8大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為創新載體,集聚核心創新資源,打造國際一流產業生態,將上海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制造產業新高地。
此次獲得授牌的8家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區中,臨港南橋智行生態谷以“行”為特色。規劃面積1.21平方公里,由奉賢區、上海交通大學、臨港集團三方戰略合作共建,借鑒“斯坦福—硅谷”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以智能網聯產業為主題,合力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產業集聚區。
中以(上海)創新園聚焦“創”,基于“聯合創新研發、雙向技術轉移、創業企業孵化”的功能定位,通過與以色列相關孵化器加強合作,積極探索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的具體實施路徑,包括創新性地提出供給側需求的創新研究計劃,根據企業需求,定向研發相關產品等。
金橋5G產業生態園聚焦“5G”,規劃面積5.4平方公里,以金橋傳統汽車產業為基礎,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為主導,重點打造領先的5G+未來車產業集群。其他特色園區還包括以“新”為特色的嘉定汽車新能港、以“氫”為特色的嘉定氫能港、以“智”為特色的閔行開發區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以“全”為特色的機器人產業園、以“高”為特色的外高橋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下一步將成為上海全方位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
到2022年將新增1萬臺機器人
為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效應,當天,包含中以(上海)創新園臨港集團AIPARK智慧園區展示中心、東方美谷·未來空間國際投資促進中心(德國)、上海機器人產業園應用示范區、閔行開發區智能制造展示服務中心、汽車新能港增材制造創新園、嘉定氫能港創新中心、上海5G+智慧工廠等在內的7家創新載體和機構平臺也同步揭牌。此外,部分產業項目還與金融機構、區開發公司、各相關產業園簽訂了上海市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基金戰略合作框架意向協議、上海智能制造創新應用先導(培育)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10個重要協議。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表示,上海市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發布落實《建設100+標桿性無人工廠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目標到2022年,在全市建設100家標桿性無人工廠,打造10家示范性智能工廠,培育10家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商,搭建10家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預計新增1萬臺機器人,拉動新增投資300億元,實現無人工廠生產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同時,設立100億元規模的上海智能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鼓勵風險投資、股權投資融入智能制造行業;依托智能制造人才培訓基地,分批次培養200名首席規劃師,打通“基地+基金+人才”生態圈。來源:解放日報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活動。
原標題:8家智能制造特色產業園授牌
10個重大項目與戰略合作簽約,上海還將建百家標桿性無人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