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采取“1+5”的編制方式我省全面開展“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
6月15日,記者從“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晉陽湖、漳澤湖、云竹湖、鹽湖、伍姓湖生態保護與修復的規劃編制工作預計本月底完成,“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正全面展開。
我省湖泊資源稀缺,據山西省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湖泊總面積僅122平方公里,不足國土面積的1‰,湖泊保護與修復非常迫切。列入本次規劃的“五湖”——晉陽湖、漳澤湖、云竹湖、鹽湖、伍姓湖,均為我省境內水面大于5平方公里的湖泊,總面積82.7平方公里,分屬太原、長治、晉中、運城4市。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水利廳積極推進“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編制工作。據悉,通過借鑒西湖在湖泊保護和文化挖掘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吸收鄭東新區、錢江新城等高起點、系統性的規劃理念,采取“1+5”的編制方式,也就是一個總體規劃和五個湖的專項規劃,“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將以流域為單元,山水林田湖草系統規劃,重點做好湖泊生態空間管控、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歷史文化傳承和科學有限開發,以高標準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下一步,通過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使“五湖”水體及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并為我省其他湖泊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積累經驗、提供示范。(來源:山西日報記者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