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號線二期:全長10公里,設站6座,起點為新江灣城站,終點為基隆路站,是連接市中心和浦東新區東北方向放射線的一部分
■15號線:全長42公里,設站30座,從寶山區的顧村一直到閔行區的紫竹園區,可以和已經建成并運營的8條軌交線路互為換乘
■18號線一期:將和現在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12條軌道交通線互為換乘,今年將先期建成部分區段,設站8座,從航頭站至御橋站
昨天,市交通委主任謝峰在2020年上海民生訪談節目中為市民帶來一個好消息:上海今年將新建成并投入運行三條軌道交通線路。謝峰表示,這三條新線建成后,上海軌道交通網絡將更加發達,上海公共交通體系將更加完善,上海公交服務也將更加優質。
市交通委嚴控軌道交通項目安全質量,有序推進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根據本市軌道交通建設計劃,今年將建成10號線二期、15號線、18號線一期工程部分區段,共67公里軌道交通線。
第一條線路為10號線二期,全長10公里,設站6座,起點為新江灣城站,終點為基隆路站。謝峰表示,該線是連接市中心和浦東新區東北方向放射線的一部分。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結構,實現沿江浦江兩岸市民便捷出行。
第二條線路是15號線。該線從寶山區的顧村一直到閔行區的紫竹園區,途經普陀、長寧和徐匯3個區。15號線全長42公里,設站30座,是上海西部南北方向的一條切向線。“這條線路的功能性非常強,它可以和已經建成并運營的8條軌交線路互為換乘。”謝峰說。
第三條線路是18號線一期部分區段。該線從寶山區經楊浦區越江到浦東新區。“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號稱‘換乘之王’。”謝峰介紹,18號線一期將和現在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12條軌道交通線互為換乘,極大地滿足市民出行需求。今年先期建成的是18號線一期工程部分區段,設站8座,從航頭站至御橋站。
今年3月起,市交通委在原計劃基礎上每月平均增加投放4000個客車額度,全年累計4萬個客車額度。
自3月增加投放量后,中標率較去年有明顯提升,去年同期中標率在5%至6%之間,最高一次為去年1月的7.6%。今年4月(10%)和5月(12.1%)首次達到兩位數。
謝峰指出,額度增加后,將進一步研究加強頂層設計。考慮從擁有數和使用兩個維度著手,保證城市交通平穩可持續發展。
關于停車難問題,將采取源頭增加供應,小區內部挖潛,多增加停車位,外部因地增建。各區結合用地開發、城市更新、舊區改造和拆違整治,在小區周邊地塊推進建設一批公共停車泊位。同時,市交通委將在今年內正式建成運行市級公共停車信息平臺并接入市級城運系統,該平臺建設周期為一年,從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
對于廣大車主來說,公共停車信息平臺的停車泊位覆蓋更廣,目前計劃8月底前全面完成上海市約3000個公共停車場(庫)和1200個收費道路停車場,共計約89萬個泊位的數據接入工作;服務功能更人性化,新平臺將提供“停車導航、停車換乘、樞紐停車、錯峰共享、道路停車繳費、停車預約、服務點評”等各類服務功能,目前正在加緊開展功能測試,計劃7月向公眾發布,后續還將接入“隨申辦”App和“上海交通”App。(來源:文匯報記者張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