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搶抓新基建先機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省5G基站開通比例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工業互聯網發展步伐加快,大數據產業呈現強勁發展態勢——
從轉型綜改示范區到各市縣,從5G基站建設到大數據平臺應用,山西的新基建“引擎”正發出隆隆轟鳴聲。
作為穩增長、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力量,新基建備受社會關注。今年以來,中央多次強調,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將其作為擴大投資的重要舉措。
打造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努力實現從“一煤獨大”到“八柱擎天”。當前,山西正聚焦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六新”領域,謀求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在新基建領域率先起跑、有所作為,全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
5G基站開通比例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新基建發展,5G網先行。
6月5日,在朔州市朔城區開發北路市二中西側附近的一座5G基站施工現場,工人師傅們正在加班加點對5G信號發送設備和線路進行調測。朔州移動公司總經理高謙說,這是朔州移動在主城區建成的第324座5G基站。目前,朔州移動正以每天10座的速度全面鋪開5G基站建設。
5G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繼去年9月我省出臺加快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若干措施之后,今年省委、省政府對推進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及商用進一步安排部署。在相關政策的帶動和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5G發展不斷加快,5G基站開通比例已進入全國第一方陣,11個市的5G網絡發展規劃編制完成。
截至6月1日,全省共開通5G基站7738座,“5G+智能礦山”“5G+智慧醫療”“5G+智慧文旅”等應用試點提速,形成了陽煤集團新元煤礦、焦煤集團龐龐塔礦2個“5G+智能礦山”典型示范應用。
6月12日,新華社記者深入新元煤礦井下534米,利用5G網絡進行現場直播。這是全球首次利用5G網絡進行煤礦井下直播。此前不久,這里建成了全國首個5G煤礦專網,“5G+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化礦山建設企業技術標準框架協議在陽煤集團簽署。
5G煤礦專網建成后,新元煤礦實現了井上園區和井下機電硐室、綜采和掘進工作面的一體化5G網絡覆蓋,為實現“5G+智能采煤”“5G+智能掘進”“5G+智能巡檢”等各類5G礦井應用奠定了基礎。
今年,我省將把5G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關鍵著力點,計劃建成5G基站1.5萬座,設區市的中心城區5G網絡基本實現連續覆蓋和商用。5G基建服務專班已經成立,將統籌協調全省5G建設工作,解決5G建設中遇到的規劃、用地、用電、審批、施工等問題,推動各市加快5G建設進度。
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動作頻頻
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牽引,以技術創新為動力,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5月15日,省政府與中國聯通公司簽署了《“5G+工業互聯網”助力山西工業轉型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國聯通未來3年之內將在山西大力投資5G網絡及配套設施建設,實現縣城以上5G網絡全覆蓋。與此同時,山西聯通還與我省太鋼集團、焦煤集團等企業和開發區簽署了18個“5G+工業互聯網”落地項目。
近年來,我省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動作頻頻:2018年1月,山西首個工業互聯網“裝備云”平臺上線運行;2019年11月,山西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落戶同煤集團;2019年,相關部門召開“工業互聯網發展管理與建設應用培訓班”,在大同、太原組織召開工業互聯網二級標識解析節點座談會,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在我省的落地實施。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推進“三化牽引”的重要抓手,它對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實現智能制造以及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搶抓產業發展制高點有著重要意義。
日前,太原市建成了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登錄網址,全市工業企業的運行情況如規上企業數量、工業總產值、運行數據分析等便一覽無余。它以打造太原市信息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能源四大產業集群為重點,項目一期主要為政府提供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平臺、工業轉型升級項目管理平臺,覆蓋全市1000家重點企業,可實現政府對工業經濟的可視化、可預測智能管理,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撐。
不僅是企業廣泛覆蓋,行業深度應用也加快步伐。5月13日,由山西煤礦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山西電信等多家企業和單位共同建設的“煤機行業5G+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式發布。
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時代機遇,加緊謀劃工業互聯網建設。大同市先后引進華為、京東等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正著力推進“能源云”+人工智能創新中心項目、“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合作項目、智慧北斗科技產業園項目。工業互聯網建設成為該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途徑、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力量。
大數據產業不斷成長蓬勃發展
經過3年發展,山西快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一家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互聯網+大宗物流產業鏈生態”平臺型科技企業,數字物流服務網絡遍布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
該公司依托“快成物流”App、“快成司機”App、“快福寶”“快慧通”等產品,整合社會車輛50萬臺,平臺注冊司機44萬多人,有效打通車-貨-司-企-服(汽車后市場)等環節,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事關山西未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實施大數據戰略3年多來,山西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不斷成長,正呈現強勁發展態勢。
我省建設了百度數據中心、秦淮數據中心、“天河二號”、國科晉云先進計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項目,構建起從數據存儲-算力支撐的“新基建”能力。全省已建、在建數據中心設計標準機架達21.63萬架,約合服務器能力近220萬臺。在用數據中心設計機架數年均增長率達61%,顯著高于全國水平。區域每萬人擁有機架資源、每億元GDP機架資源等指標均處于全國前列。
數字融合應用全面深化。8戶企業入選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發的“疫情防控人員流動大數據管理平臺”,通過電子通行證替代傳統紙質登記,最大限度避免人員接觸,已在多個場所得到應用。
創新支撐能力不斷增強。全省共建立大數據領域院士合作平臺16個、省級行業技術中心5個、企業技術中心16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22個,集聚了69名行業領軍人才,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
據了解,我省將建立大數據領域項目庫,對全省78項重點項目進行在線監測、調度、服務,以項目為牽引,構建數字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我們還將搭建創新平臺、優化評價機制、落實激勵政策、推動產融對接、強化要素保障,構建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的環境。”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固本強基,蓄勢注能。如今,隨著《山西省大數據發展應用促進條例》的即將施行,我省實施大數據戰略的決心更加堅定。不論是5G網絡建設,還是工業互聯網發展、大數據產業應用等,新基建勢頭正猛,正在成為推動山西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支點、新引擎。引擎已經點燃,未來前景可期。(來源:山西日報記者劉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