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真是越來越給力了,一天半的時間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談及哈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變化,凱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前期部工作人員劉旭連連稱贊。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哈市加速推進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通過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扎實推進審批系統平臺應用。目前,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審批時限,已由38至83個工作日壓縮調整至35至67個工作日。
2日,在哈市冰球館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項目主體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受疫情影響,我們開始擔心影響工程進度。在辦理施工許可階段,哈市住建部門主動與我們對接,將事項清單目錄一次性告知,并指導企業該怎樣在網上申報,實現不見面審批。”該項目前期部負責人劉悅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哈爾濱市在省內率先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現了‘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的‘四統一’目標,取得了扎實成效。”哈市住建局審批辦曹繼平告訴記者,今年,哈市再優化、再壓縮。本次流程優化和時限壓縮,涵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中介服務事項、市政公用服務事項,在原來21個審批流程基礎上,優化合并8個流程,調整后流程分類為17個。總的審批時限從原來的38至83個工作日,調整為35至67個工作日。
據了解,為推動哈市工程審批制度改革,哈爾濱市已經建立了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平臺,疫情期間,各審批部門利用系統平臺,通過網上受件、網上流轉、網上審批等“不見面、網上辦”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為工程項目復工開工提供了便捷條件。
同時,哈市在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示范文本項目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分類細化項目類別,建立了21個項目審批流程,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流程精準適配審批服務。實現針對性最強、指導性最優的全流程“一次性告知”服務,實現審批全過程實時監控“陽光審批”,網上留痕、審批責任可“追溯”。
實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打通了前置審批堵點,但不等于放手不管。對此,哈市大力推行承諾制事中事后監管,將持續推進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多測合一”等工作,加快推進區域評估及成果在地塊項目審批上共享應用。按照“應進必進”原則,市政公共服務報裝進駐政府服務實體大廳開展服務工作。來源:建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