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召開滁州市“ 一主四副 ”城鎮群規劃協調發展新聞發布會。市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未來的滁州令人期待!到2030年,滁州將建設成為皖蘇之間新型區域中心城市、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優秀文化旅游城市。
什么是 “一主四副”
“一主四副”城鎮群即以滁州市主城區為核心,以全椒縣、來安縣、南譙新城、汊河新城為副中心的城鎮密集區。
“一主四副”作為我市重點發展的核心組團,其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0%,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48%,財政收入占全市財政收入61%。城鎮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分別占全市的35%和33%,該組團的城鎮化率比全市城鎮化率高9個百分點,城鎮建成區面積占全市總建成區面積的54%。
至2030年,“一主四副”城鎮群城鎮總人口將達到205萬人,規劃建成區總面積將達到280平方公里。
主城區總體規劃
根據省政府批復的《滁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
滁州將建設成為皖蘇之間新型區域中心城市、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優秀文化旅游城市。
到2030年,
規劃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為170平方公里
其中
中心城區120平方公里,
蘇滁現代產業園35平方公里、
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15平方公里。
規劃常住人口158萬人
其中
中心城區規劃常住人口120萬人,
蘇滁現代產業園25萬人、
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13萬人。
四個副中心法定規劃
根據《來安縣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
來安縣將建設成為安徽省東向融入的門戶城市,
新滁城地區北部副中心城市,
承接產業轉移先行示范區。
至2030年常住人口25萬人,
城市建設用地規模29.7平方公里;
根據《全椒縣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年)》,
全椒縣將建設成為以現代制造業為主導,
以旅游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
以儒林文化、太平文化為特色的生態宜居中等城市。
至2030年縣城常住人口29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33.35平方公里。
根據《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總體規劃(2010-2030年)》,
南譙新城將建設成為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新高地,
滁州東向融入南京江北新區的門戶城市,
承接產業轉移先行的示范區。
至2030年,城鎮常住人口3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36平方公里。目前,正在推進南譙新城總體規劃動態調整,積極推動項目落地。
根據《來安縣汊河鎮總體規劃(2016-2030年)》,
汊河新城將建設成為集工業制造、商貿物流、旅游業、現代農業為一體的新型城區。
至2030年,城鎮常住人口16.7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22平方公里。
“一主四副”基礎設施建設
未來我市將加強規劃引領,進一步加強區域協作和共建共享,提升“一主四副”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水平。重點在四個“建設”上下功夫。
統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對外重點推進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多種交通方式協同建設,構建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爭取2018年內啟動滁寧軌道建設,近期積極推進合滁寧城際、合新高鐵等軌道建設項目;加快推進滁天高速、來六高速、合寧高速(改擴建)、寧連高速(改擴建)、滬陜高速滁州支線(大西環)、宿揚高速建設;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滁州城北汽車客運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進全椒縣新客運中心、天長市客運中心、來安汽車客運中心建設。加快實施滁州港、滁河航道提升等水運工程,推進滁河經濟帶建設。積極推動滁州機場建設選址。對內重點實施滁州道路交通系統暢通工程,構建城市快速路大外環。改善老城區路網,增加支路網密度,加快慢行系統和新能源設備建設,倡導推行綠色交通。
統籌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建立健全統籌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一主四副”地區教育、衛生、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重大公共服務工程,科學布局學校、幼兒園、醫院、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市本級重點推進市奧體中心、市圖書館、明湖中學、中西醫醫院(擴建)、市二院(擴建)、滁州五中(擴建)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其他各組團依據規劃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
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以“四個一”重點工程為抓手,聚力“一山(瑯琊山)、一河(清流河)、一城(滁州古城)、一湖(明湖)”四大工程,打造“山城相依、水城交融”山水園林城市特色。瑯琊山以創建5A級景區為統領,加快風景區詳規編制,全面提升景區形象。清流河區域完成了兩岸控規及城市設計,完成清流河二期工程,啟動三期、謀劃四期工程。明湖地區在完成24平方公里控規及城市設計基礎上,正在加快推進濕地景觀工程建設。老城區在完成歷史文化名城及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古城控規及城市設計的基礎上,注重文脈延續和城市特色塑造,加快推進北湖、遵陽街、龍池街等古城保護和綜合利用工程。
統籌推進美麗鎮村建設
各縣區正在著力構建“功能齊備、設施完善、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保障一體”的美麗鎮村體系,加緊打造一批高品質特色文旅小鎮,不久的將來一批“彰顯山水、產業、人文特色”的美麗鎮村將成為長三角、南京都市圈地區重要的養生、休閑、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