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根據國家和山東省對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審查審批的有關規定,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我市主持召開技術審查會,邀請來自北京、上海、濟南等地5名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臨沂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以下簡稱《線網規劃》)進行技術審查。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人的城鎮化這個核心,突出規劃引領和剛性約束,著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走出了一條具有臨沂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和面積也逐步擴大,中心城區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群眾反映非常強烈。而根據《臨沂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規模將達到26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為287平方公里,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承載能力的提升勢在必行。
軌道交通作為一種現代化的公共交通工具,具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準時、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等諸多優點。當前,國家對于軌道交通建設非常支持,資金、政策方面都有傾斜。目前,我市已具備開工建設軌道交通的初步條件,因此,今年市委、市政府安排市規劃局開展了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編制工作。經過前期調研、多輪修改、專家咨詢和社會公示,設計單位對規劃方案進行了優化完善,形成了本次匯報成果。
2日,省住建廳在我市召開《臨沂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技術審查會議,與會專家經過認真審查、嚴格把關,一致認為:一、臨沂市為支持城市空間發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滿足城市客運交通快速增長需求,緩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實現城市與交通可持續發展,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十分必要的。二、《線網規劃》依據比較充分,技術路線合理,資料翔實,內容全面,以客流預測、車輛基地資源共享、主變電所資源共享、控制中心資源共享、車輛選型、特殊地質條件下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適宜性研究等專題和控地報告為技術支撐,為規劃編制打下堅實基礎。規劃成果基本達到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內容深度要求,對臨沂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具有較強的指導作用。三、《線網規劃》提出的規劃目標、功能定位和線網層次基本合理,中心城區由1、2、3號線構成的線網骨架基本合理,與城市空間布局和用地規劃基本協調。
專家委員會原則同意《線網規劃》通過評審。同時,專家還對《線網規劃》進一步完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將有助于我市更好地優化完善線網規劃,做好后續工作,推動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盡快實施。
>>中心城區骨干線網由1、2、3號線組成
根據匯報方案,中心城區骨干線網由1、2、3號線組成,涵蓋蘭山區、羅莊區、河東區、高新區、經開區,串聯了城市主要客運走廊,飛機場、火車站、客運總站和規劃中的高鐵站等交通樞紐,以及主要商貿區、教育醫療區和行政中心。遠期以需求為主,兼顧片區連接,還規劃了4、5號兩條輔助線,擴大了軌道交通覆蓋范圍、加密了線網通道。
>>三種預選方案
預選方案一
線網規模:5條線路166.6千米
線網密度:市區0.32KM/KM2
骨干網結構:核心呈三角、外圍六放射
整體線網結構:核心呈三角,外圍十放射
線網分布:分布均勻
核心區:優 外圍:優
對交通樞紐覆蓋率:覆蓋率85%
地址符合性:較好
城市發展戰略:促進區域融合、支持“北上東進、沿河發展”的戰略。
預選方案二
線網規模:5條線路162.6千米
線網密度:市區0.30KM/KM2
骨干網結構:核心三片兩點、外圍六放射
整體線網結構:組合環+雙十字,外圍十放射
線網分布:分布均勻
核心區:良(蘭山舊城區中心部到政務中心可達性差) 外圍:優
對交通樞紐覆蓋率:覆蓋率80%
地址符合性:一般
城市發展戰略:東西軸解放路缺乏支撐,支持“北上東進、沿河發展”的戰略。
預選方案三
線網規模:4條線路138.4千米
線網密度:市區0.26KM/KM2
骨干網結構:環+十字四放射
整體線網結構:環+雙十字,外圍六放射
線網分布:核心區線網分布較為均勻
核心區:優 外圍:良
對交通樞紐覆蓋率:覆蓋率75%
地址符合性:一般
城市發展戰略:北上1條線支撐力度乏力,東進缺乏支撐,東北方向缺乏放射線
>>最為合理的預選方案一(總計166.6千米)
★1號線
線網銜接區域:高鐵片區—北城片區(政務中心)—蘭山片區(老城中心、火車站)—羅莊片區—高新片區。
1號線功能定位:服務中心城區南北客流的主軸、新城中心和舊城中心之間的貫通線。
連接交通樞紐:臨沂北站(高鐵站)、臨沂站(營運火車站),汽車南站
線路長度:33.7千米。
對城市的作用:1、聯通北城新區、蘭山舊城區、羅莊區和高新區等組團。2、將“新城中心”和“老城中心”兩個中心串聯。3、將市臨沂北高鐵站和臨沂站兩個重要客運節點,以及公路營運“汽車南站”聯通。4、線路打破了祊河和兗石鐵路對臨沂中心城區的切割。
★2號線
線網銜接區域:高新片區—蘭山片區(老城中心)—河東片區(河東核心區、奧體中心)。
功能定位:與1號線形成新城中心的放射線組合,與3號線形成河東片區南北軸線。
連接交通樞紐:臨沂汽車總站、河東汽車站、臨沂機場。
線路長度:39.2千米。
對城市的作用:1、新城中心的東西向放射線,聯通西部新城、蘭山片區北部,北城片區、河東區和經開區等組團。2、將中心城區北部“河東”“河北”和“河西”聯通,打破沂河對中心城區的切割。3、將汽車總站和河東汽車站兩個公路客運站,以及臨沂機場聯通。
★3號線
線網銜接區域:西部新城—臨沂商城—蘭山片區—北城片區(政務中心)—河東片區—經開片區。
功能定位:與1號線形成舊城中心的放射線組合,線路東西貫穿蘭山片區。南北與3號線組合形成河東區南北軸線。
線路長度:32.8千米。
對城市的作用:1、填補河東北部軌道交通的空白,貫穿河東區北部主軸,增強河東區北部與舊城中心的聯系。2、加密中心城區南部“河東”和“河西”之間的通道。3、引導城市“向東向北”發展,體現城市總體規劃中“北上東進”的城市空間發展理念。
輔助線為4、5號(擴大軌道交通覆蓋范圍、加密線網通道,以需求為主,兼顧片區連接)
★4號線
線網銜接區域:羅莊片區—高新片區—蘭山片區—臨沂商城—北城片區-河東片區。
功能定位:輔助骨架網向中心城區西北部覆蓋,照顧中心城區西北部居民的出行,同時與2號線形成包裹新城中心的組合環線。
線路長度:33.3千米。
對城市的作用:聯通了羅莊片區、高新片區、臨沂商城、北部新城和河東區等組團。將中心城區北部的“河東”、“河北”和“河西”聯通,打破祊河、沂河對中心城區北部的切割。打破兗石鐵路對中心城區西部的切割,服務中心城區西部南北縱向的客流。
★5號線
線網銜接區域:高鐵片區(棗園鎮)—北城片區—蘭山片區(舊城中心,火車站片)—河東片區(臨沂機場)。
功能定位:加密中心城區南北向的客運通道,兼顧向東輻射,形成與1號線的互補。
線路長度:27.6千米。
對城市的作用:核心區內部南北向的加密通道,增加了兗石鐵路北側向東輻射的通道,減輕1號線南北向的客運壓力,以及1號線向河東換乘的部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