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杭州舉行的廣西“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推介會上,自治區主席陳武介紹了廣西多重發展優勢和良好營商環境,并對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寧)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等項目進行了重點推介。
近日,記者深入東盟經開區時發現,一大批新的工程機械制造設備正陸續運進位于東盟經開區(南寧)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以下簡稱“機械產業園”)的廣西徐工沃源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廠區內(以下簡稱“廣西徐沃”)。新的廠房正在緊張施工,生產線正在加緊安裝調試,力爭在今年投產。作為廣西唯一一家微型挖掘機生產企業,該公司依托機械產業園進行設備研發、生產、組裝、調試,并銷往廣西乃至全國的農村。
除了廣西徐沃,近年來東盟經開區重點發展輕工設備、電子機械等產業,并建成輕工電子機械及關鍵零部件裝備制造業集中區,聚集了廣西徐沃(中國500強)、華宇機械、凱斯紐荷蘭等40余家企業。“十三五”期間,東盟經開區將依托該產業園建設,繼續大力發展機械制造業,以“六個著力”努力打造北部灣經濟區機械制造基地,實現機械制造產業集群發展。
企業聚集完善機械制造產業
成立于1989年的徐工集團,多年來始終保持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頭兵的地位,位居世界工程機械行業第五位、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四位。正因如此,徐工沃源工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項目的引進,對拉動南寧機械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東盟經開區,廣西徐沃工程機械生產項目主要建設生產車間、技術中心等相關配套設施,預計今年8月正式投入生產,每年可制造農用微型挖掘機1000臺。“雖然生產線還在建設中,但是我們目前已收到來自全國不同地方的訂單。”公司總經理班華電告訴記者,作為廣西唯一一家微型挖掘機生產企業,該公司的訂單覆蓋了廣西大部分農村,甚至擴大至安徽、四川、陜西、廣東等省。與此同時,依托機械產業園的區位優勢,廣西徐沃還借助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打造研發中心,力圖在產品、工藝、技術等方面進行自主研發。“利用校企合作,既幫助我們提升研發能力,也為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班華電說。
與廣西徐沃一樣,近年來,優秀的機械制造企業紛紛進駐機械產業園。東盟經開區為培育工程機械制造的龍頭企業,在項目用地、基礎設施、政策服務、勞務用工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扶持,鼓勵他們加強產業內部協作配套,拓寬延伸產業鏈條,不斷開發新產品,從而加速產業擴張升級。
配套齊全打造三位一體產業中心
作為開發區的主導產業,開發區引導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通過不斷吸收微電子、信息、計算機、材料、環保以及現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成果,革新生產方式,向高端精密機械制造業的方向轉變和發展,通過培養龍頭企業,產生帶動效應,加速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現代化。
與此同時,東盟經開區著手打造廣西—東盟機械、配件等綜合產業中心,以承接廣西—東盟機械產業園的后市場功能,該產業中心由廣西湘華宇機械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承建并負責運營。產業中心將于今年底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將匯集12家行業的強勢品牌,成為廣西乃至西南地區設施配套最齊全、物流倉儲最便捷、金融服務最健全、物業管理最完善的一流綜合產業中心。“產業中心的最終目標是將產品輻射至東盟地區。”公司總經理楊善魁介紹。
成功打造廣西—東盟機械、配件等綜合產業中心,東盟經開區將形成以工程機械整機再制造與銷售為主,配件再制造與銷售業務及后市場服務為輔助的產業總部經濟圈,最終形成產、供、銷三位一體的機械、配件等綜合產業中心。
面向東盟市場提升產業規模
如今,機械產業園制造業門類比較齊全,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比較優勢,其中有的企業已成為全區同行業的排頭兵,產品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下一步,東盟經開區將整合提升機械制造產業。通過整合現有產業資源,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企業對外合作,加快電子信息技術在機械工業中的應用,著力培育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機械電子企業。同時,結合當地農業機械化推廣試點,重點發展農業機械產品、環保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電子機械產品,支持銀鋼南益、鼎天機械、中盟機械等企業做大做強,推進徐工沃源裝卸機械設備生產與銷售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大型機械裝備制造集團入駐開發區,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面向東盟的巨大市場,東盟經開區以機電一體化和光電一體化為發展方向,打造以輕工專用設備、農用機械、小型交通設備、工程施工設備等國內市場需求大且出口導向大的產品,并以循環經濟理念加強各產品間的協作。以東盟市場為目標,重點發展輕工專用設備制造、民用小機電制造,拓展東盟市場,擴大出口規模。在現有機械制造、機電產業的基礎上,提升企業規模和技術水平,形成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