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12月11日)宣布了2015年5月份以來對燃煤電廠環保電價執行情況的檢查結果,對未落實環保排放的發電企業實施經濟制裁,總額為6.35億元。
2014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監管辦法》規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對安裝環保設施的燃煤發電企業,執行新的環保電價加價政策。
該《監管辦法》同時明確了懲罰措施,即當燃煤發電機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小時均值超過限值要求仍執行環保電價的,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沒收超限值時段的環保電價款。超過限值1倍及以上的,并處超限值時段環保電價款5倍以下罰款。
記者了解到,2015年5月中旬開始,發改委價格主管部門會同環保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環保電價檢查。檢查的重點就落在查處發電企業不按規定投運脫硫裝置但仍執行國家脫硫電價的行為,以及執行環保電價燃煤發電機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濃度小時均值超過限值的行為等。
該項全國大檢查一直持續到8月31日。最終針對發電企業的6.35億罰款中,包含扣減脫硫電價6800萬元,沒收環保電價款5.21億元,以及罰款0.46億元。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施子海向媒體表示,2015年是落實“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收官之年,也是脫硫電價向環保電價過渡首個年度。下一步,國家相關部門將進一步督促企業加強整改,推動燃煤發電企業加快環保設備升級改造,保證脫硫設施正常投入運營,能夠達標排放。
為了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政府部門力圖通過經濟手段鼓勵燃煤電廠大力推進環保改造。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政策研究主管彭澎告訴財新記者:目前燃煤電廠獲得的脫硫電價補貼為1.5分/千瓦時,脫硝電價補貼為1分/千瓦時,除塵電價補貼為0.2分/千瓦時,累計環保電價補貼為2.7分/千瓦時。2014年火電發電量約為4.2萬億度,大約環保電價的總支出大約為1000億元左右。
除了上述針對燃煤電廠的環保電價支持,政府又推出了針對超低排放燃煤電廠的額外補貼政策,這意味著未來針對燃煤電廠的環保經濟激勵總額將遠遠超過1000億。12月9日,國家發改委等相關部門發布了《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對2016年以前并網的超低排放機組補貼1分/千瓦時,2016年以后并網的超低排放機組補貼0.5分/千瓦時,并執行到2017年底。
雖然國家加大力度支持煤電環保,但硬幣的另一面是,火電上網電價降很快下調。根據煤電聯動的價格調整機制,國家發改委價格主管部門已經將火電電價下調方案上報至國務院,預計全國平均下調幅度為3分/千瓦時,從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2015年以來,由于全國經濟增速放緩,電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凸顯。前三季度,煤電的設備利用小時數為3330小時,已經連續20個月同比降低。業內人士擔憂,燃煤電廠利用小時數不斷減少,以及電價下調會導致部分發電企業在環保投入和環保設備運行方面降低積極性,未來政府部門將面臨更艱巨和復雜的監管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