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遏制安全生產與環境污染事故,山東省政府決定,利用3年時間集中開展化工企業“打非治違”專項整治行動,加快危險化學品企業“進區入園”步伐。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錢煥濤9日介紹,化工產業是山東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其經濟總量和經濟效益24年來一直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截至2015年9月底,山東全省化工企業約2.8萬家,其中生產企業約1.7萬家。2014年,山東全省規模以上化工企業4465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917億元、利稅3286億元,各項指標在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和全國化工行業的比重均占到五分之一。
錢煥濤指出,山東省化工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部分企業安全、環保、能耗不達標,經營管理人員化工專業知識和生產管理經驗嚴重不足;二是空間布局不夠合理,有些化工企業未“進區入園”,有的化工企業被城鎮社區包圍,也存在“化工圍城”“化工圍村”現象;三是企業安全隱患大量存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
為解決以上突出問題,山東省政府決定,從2015年底至2018年期間,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對非法化工企業和違規化工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整治,依法堅決關閉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染物的化工企業,加快危險化學品企業進入專門的化工園區(集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