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內蒙古鍋檢院承擔的500萬噸煉化項目2015年大檢修經過42天的統籌協調、組織實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據悉,這是該500萬噸煉化大檢修檢驗項目,自2012年開工投產以來首次停工檢修,檢驗人員必須在停工大檢修的45天內完成檢驗任務。面對檢驗項目工作量大、時間緊的情況,內蒙古鍋檢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成立了檢驗項目指揮部,并按照該院《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建立了組織機構框架,同時為滿足石化行業環境管理制度的要求,成立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領導小組,編制了《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計劃》。
為切實組織好這次檢驗工作,內蒙古鍋檢院借鑒以往檢驗的經驗,制定出符合此次檢驗檢測特點的方案,并對檢驗計劃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對檢驗計劃的實施持續改進。檢驗過程中為了保證完成各項檢驗任務,決策層制定了目標管理制度,明確目標和責任,精心謀劃、統籌協調每個裝置區的檢驗工作計劃。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檢驗組負責基礎的檢驗工作;無損檢測組按照各檢驗組的檢驗標識進行工作;質量負責人負責檢驗全過程的檢驗質量監督、抽查工作;技術負責人負責對各檢驗組反饋的缺陷情況進行確認;項目負責人負責對缺陷返修的過程進行跟蹤確認、各項檢驗任務完成的匯總工作;統計協調組負責每日檢驗情況的匯總工作、檢驗信息的發布和參加檢修管理層例會工作;儀器設備保障組負責確保檢驗儀器設備的精確度、使用完好率、物資調配的工作等。
項目歷時3個月,累計投入檢驗力量101人,共完成受檢企業14套裝置的854臺壓力容器、3538條總長約計240公里的壓力管道檢驗工作。
如何在檢驗項目實施過程中反映檢驗和掌握檢驗進度一直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環節,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檢驗進度滯后與實際檢驗活動發生沖突,依據以往的數據和信息統計的經驗,該院決策層提出成立統計協調工作組,全面推進檢驗工作的進度、了解停車檢修節點的進程、掌握受檢設備臺數,搭建實時檢驗信息數據統計匯總平臺,實現決策層、檢驗負責人、檢驗人員的信息共享,將準確的數據和需解決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決策層,以保證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