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鐵路
如寶成鐵路、達成鐵路等,主要實現成都市對外聯系,分高速鐵路和一般鐵路。規劃新增成都至重慶、西安、鄭州、武漢、昆明、貴陽等多個方向,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出川通道。
市域鐵路
如成灌鐵路、成蒲鐵路,主要是聯系雙核與市域第三圈層城市,最高運營速度可達200公里每小時。
地鐵快線
主要連接雙核與周邊近郊衛星城的快速軌道交通,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
地鐵普線
如地鐵1、2號線,主要承擔雙核城區內部及雙核與近郊的客流,平均運行速度為35公里/小時。
有軌電車
作為中心城區線網加密和衛星城、區域中心城公交骨干,平均運行速度為20-30公里/小時。
未來,成都的軌道交通會是啥樣?除了四通八達的地鐵外,還有什么快速的出行方式?9月2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成都市規劃局獲悉,成都已完成新一輪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按最新的軌道交通規劃來看,成都將構建包括高鐵、市域鐵路、地鐵和有軌電車在內的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到2020年,成都市軌道交通建設里程將達到65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通線網規劃修編亮點頗多。在布局上,成都的軌道交通將以“一軸雙核六廊”結構來打造,從衛星城到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至少有兩條軌道交通連通,半小時即可到達。此外,成都還規劃了6條出川高速鐵路。在市域鐵路方面,未來或許還會公交化運營,市民刷公交卡就能坐火車。
布局
打造一軸雙核六廊 天府新區“環+放射”
未來,成都的軌道交通將如何布局?你家門口有無地鐵可坐?根據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成都中心城區要加速成網,天府新區核心成網,形成放射骨干,打造全域基本覆蓋的綜合軌道交通體系,軌道交通布局為“一軸雙核六走廊”的功能空間結構。
具體來看,“一軸”指城市中軸線,“雙核“指成都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六廊”則為:都江堰—郫縣—成都中心城區、青白江—新都—成都中心城區、邛崍—大邑—崇州—溫江—成都中心城區、蒲江—新津—天府新區、淮口—龍泉驛—成都中心城區、空港經濟區—天府新區。
成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天府新區的軌道交通編制規劃也已出爐。天府新區核心區軌道交通網絡,以“環+放射”的結構來打造。
地鐵
分為普線與快線 衛星城快速到“雙核”
到2020年,成都市軌道交通建設里程將達到650公里。中心城區尤其是三環內軌道交通密度將躋身國內先進行列,天府新區軌道交通也將初步成網,為天府新區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軌道交通條件,充分實現“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
作為承擔連接中心城區各區域的地鐵,同時也承擔起了連接中心城區與溫江等衛星城的連接。按照規劃,成都市的地鐵將分為普線與快線。承擔中心城區與天府新區內部的地鐵線路,比如1號線、2號線都為地鐵普線,平均運行時速為35公里。地鐵快線則將連接中心城區、天府新區與周邊近郊衛星城,最高時速可達140公里。
同時,規劃還表示,要發揮軌道交通的骨干作用,建立以“雙核”為中心的半小時軌道通勤圈,保證衛星城與“雙核”之間至少有兩條軌道交通聯系,且至少一條為“點對點”快速軌道,區域中心城與“雙核”之間至少有一條市域鐵路聯系。
高鐵
規劃6條出川高鐵 市域鐵路或公交化運營
條條道路通羅馬,在軌道交通建設上,成都將采取鐵路、地鐵、有軌電車“三管”齊下的方式,構建多層次軌道交通系統。
除了地鐵,高速鐵路和一般鐵路也是成都未來發力的重點。規劃明確顯示,未來將新增成都至重慶、西安、鄭州、武漢、昆明、貴陽等多個方向,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出川通道。
不僅如此,成都還要構建以市域鐵路、城市快速軌道(地鐵/輕軌)、有軌電車等軌道交通為主體,快速公交系統(BRT)、常規公交等各種公交方式融合發展,形成一體化發展的可靠、高效、協調的大公共交通體系,改善公交系統服務水平,提高公交系統整體效率,建設“公交都市”,為市民出行營造一個舒適、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環境。
同時,借鑒國外城市的先進經驗,大力推動市域鐵路的公交化運營。
暢想
打造地下步行空間 未來有望刷卡坐火車
隨著成都地鐵線網日益增多,未來市民換乘地鐵會不會很麻煩?成都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稱,成都的軌道交通站點和城市功能是一體化設計的,站點與其他公交方式、車站、公共建筑等會高效銜接。
他說,按照要求,成都軌道交通換乘步行時間將少于5分鐘,城市內部也將設置公交樞紐站或深港式公交站,各種公交方式間也將盡量立體布局,實現無縫銜接。同時,會在軌道交通站點周邊打造人車分離舒適、便捷、高效的地上、地下立體化步行空間,使市民通過地下空間通道或地面步行連廊,在5-10分鐘步行時間內能夠到達出行目的地。
在不久后的將來,成都市民刷公交卡坐火車,或將成為現實。按照規劃,成都市域鐵路將有望公交化運營,市民也許就能用天府通購買成灌鐵路、成蒲鐵路等市域鐵路的車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