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煙臺港集團日前透露,2014年,煙臺港化肥出口量已超過卡塔爾的烏姆賽義德港,躍升世界化肥出口第一港。而就在不久前,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山東液化天然氣(LNG)一期碼頭投入試運行,開始接收國際原油和液化氣。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港口建設的大發展,為化工大省山東開辟了出海通道,打開了通往國際市場的大門。
山東半島海岸線長度超過3000千米,占全國1/6。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海洋藍色經濟,集中優質資源加快臨港經濟建設,港口密度已躍居全國首位,擁有青島、煙臺、日照3個年吞吐量過3億噸的港口,其中青島港主營原油進口,煙臺港主營化肥出口。
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是國際石油和液化氣的主要接收港,其碼頭建設與港口生產呈現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態勢。目前,該港區原油碼頭、LNG一期碼頭已投入試運行,10萬噸和30萬噸級原油碼頭實現船舶靠泊,LNG接收站已完成調試卸料工作。2014年,青島港通過能力突破3.6億噸,其中董家口港區達到1億噸。
煙臺港全力打造各港區拳頭產品,實現差異化發展。其中,化肥業務2014年初順利通過澳大利亞化肥進口資質認證,使煙臺港精裝化肥品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可出口世界各大洲。2014年該港化肥出口量比上年增長了72%,一躍成為世界化肥出口第一港,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鞏固。
目前,煙臺港正沿海岸線向西不斷延展,逐步形成以煙臺港為主導,覆蓋龍口、蓬萊等渤海灣相關港口的物流鏈條。以此為基礎,煙臺港通過“散改集”積極開展大宗散貨轉水運輸,進一步做大煙臺至萊州、濰坊、東營、濱州等西部地區中轉業務,打通了渤海南岸轉水通道。隨著今年上半年德龍煙鐵路的全線貫通,山東、河北、山西等地的化肥出口將更加快捷。
除青島、煙臺、日照3個億噸大港外,萊州灣腹地的東營、濰坊等港口也迅速壯大,其臨港產業區已經形成石化、鹽化等幾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每年從東營、濱州、濰坊等港上岸的原油就有1500萬噸,以原油、燃料油和散裝化學品為代表的危險品貨物成為東營港裝卸的主要貨種,占吞吐量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