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場監督管理所:
為確保特殊時段(是指重要活動 即“兩會”、展會、運動會、紀念活動等,節假日如“五一”、“六一”、國慶、元旦、春節等,嚴寒、高溫等極端天氣和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時期)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確保不發生有影響的特種設備事故,現就做好特殊時段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各所要從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高度,結合轄區實際,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節能環保、綜合治理”的方針,增強做好特殊時段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特殊時段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全面落實企業特種設備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得力,責任到人,確保責任落實、任務落實和措施落實。
二、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各地要結合特殊時段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特點,認真開展安全大檢查。
重要活動期間安全檢查重點:重點監控設備,活動舉辦場所、接待賓館的特種設備等,主要檢查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應急措施、隱患排查治理等情況。
節日期間安全檢查重點:風景區、公園等游樂場所的大型游樂設施等。主要檢查日常維護保養、日檢、周檢、月檢制度以及大風、低溫、雨雪災害等極端天氣下應對方案的制定和落實情況。交通樞紐、購物中心等人員較集中場所的電梯,重點檢查日常維保頻次和月度、季度、半年、全年維保項目是否符合《電梯使用和維護保養規則》的要求,應急救援單位的落實情況。春節等長假后復工單位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持證情況。
極端天氣期間安全檢查重點:季節性較強的食品小作坊和小浴池的鍋爐,主要檢查小型蒸汽鍋爐的鍋爐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定期檢驗和安全附件的靈敏、可靠,特別要檢查小型汽水兩用鍋爐水封管是否保證與大氣直接連通并有可靠的防凍措施;危化品生產儲運單位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主要檢查閥門和管道的冬季防凍、夏季降溫、防泄漏措施的落實情況;重點工程工地用大型起重機械,主要檢查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定期檢驗情況。
自然災害發生時期安全檢查重點: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企業中使用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危險化學品運輸、儲存、使用單位中的壓力容器和長輸管道;汽車加氣站中使用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城市燃氣系統中使用的壓力容器和輸配氣管道;受災地區重點場所電梯、醫用氧艙等特種設備。對經過修復、檢驗后重新恢復使用的特種設備,應重點巡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監控措施;對具有修復價值而暫時未能修復的特種設備,應明確跟蹤監督辦法,督促企業制定落實修復方案;對沒有修復價值的特種設備,督促使用單位依法實施報廢處理;對災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用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要督促和組織隱患排查、安全評估和檢驗修復工作。
三、建立制度,做好應急。各地要切實做好特殊時段特種設備安全應對防范工作,建立和完善應急處理工作機制。要落實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和掛牌督辦制度,按照閉環管理的工作要求,加強隱患整改過程的跟蹤和監督。對現場監察中發現的事故隱患要督促企業按照“三定”的原則落實整改;對存在的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要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不能保證安全運行的設備,堅決關停。
進一步完善“110”、“119”應急救援聯動機制,提高應急響應能力,開展供暖鍋爐、危化品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應急救援演習,確保一旦發生特種設備事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和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事故損失。各地要充分發揮基層安全監察協管員、聯絡員信息報告作用,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檢查、早處置。
四、加強教育,廣泛宣傳。各地要大力做好特種設備安全防范的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社會特種設備安全意識。要針對特殊時段特種設備安全的特點,組織開展教育、培訓、講座等活動,提高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水平。充分運用新聞媒體,開展 “多層次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特種設備安全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
五、嚴格值守,及時報告。在特殊時段,各市場監管所要加強安全值班,確保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發生特種設備事故和發現重大事故隱患的,要按照有關程序立即報告。各所要于重要活動和節日3天前,將安全值班電話及值班人員姓名、職務等報縣局,并在重要活動、節日、極端天氣和災害發生后5日內將檢查情況報縣局。
為避免重復發文,今后縣局不再下發上述特殊時段安全檢查的類似文件,政府和上級部門相關文件將直接傳達(通過網絡、信箱、傳真等),請各地結合本文要求一并貫徹落實,如遇特殊情況將另行通知。
執行中遇有問題及時與縣局特種設備股聯系。聯系人:吳笠,電話:0564-6081671。
霍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