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核電建設節奏有望提速。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
這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爆發后,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開工一批核電”的提法。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后,中國的新建核電審批已暫停了近20個月,同時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數,也從此前的8600萬千瓦降到了5800萬千瓦。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東核電集團董事長賀禹在全國“兩會”現場對媒體稱,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中國目前的核電發展規模太小,要加快發展。
據賀禹稱,中國目前在運和在建核電規模總計4875萬千瓦,要實現2020年在運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今明兩年就要新開工建設10臺機組。另外,“十三五”期間,還需要平均每年開工建設6臺機組。即使如此,到2020年,核電在中國電力總裝機中的占比也不足3%。
Martec邁哲華(上海)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能源電力總監曹寅分析,政府工作報告的提法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對核電發展進程相當重要。
賀禹介紹說,中國電力需求增長空間大,結構調整壓力大,核電在中國能源電力供應中的占比還很小,“截至2013年底,幾個主要核電國家中,法國核電發電量占本國發電量73%,韓國占30%,美國占19%,俄羅斯占18%,而中國目前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發電量的2.1%,與12%的世界平均水平也存在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