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裝備制造業有望在增加值上超過鋼鐵工業,成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長期在全省工業經濟中屈居第二的裝備制造業,如今已有多項經濟指標反超“鋼老大”。從省工經聯今天召開的全省重點行業運行分析會上獲悉,2013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在利稅、利潤等多項反映發展質量的經濟指標上已超過鋼鐵行業,名列全省第一。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等增速也大幅領先鋼鐵工業。有關專家認為,這標志著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可喜突破,正在改寫鋼鐵等原材料工業唱主角的工業結構。
數據顯示,2013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累計實現利稅802.99億元,利潤552.72億元,而鋼鐵行業利稅、利潤分別為302.97億元、163.56億元,裝備制造業利潤相當于鋼鐵行業的3.38倍。在工業增加值方面,去年河北省鋼鐵行業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2401.29億元,仍居全省第一,但增速僅為8.56%。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248.85億元,同比增長14.55%,增速超過鋼鐵行業近6個百分點。有關專家分析,預計到“十二五”末,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將在增加值上超過鋼鐵工業,成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
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河北省結構調整力度的不斷加大和重點領域開發開放的順利推進。去年,首架國內組裝的賽斯納凱旋208B飛機在石家莊下線,北汽黃驊生產基地生產出第一輛汽車,山海關百萬噸造船項目在秦皇島建成投產,全省裝備制造業呈現“海陸空”全面發展的格局。數據顯示,2013年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完成重點項目投資總額及在全省工業投資中所占比重均創歷史新高。
“一批重點企業成為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支撐。”省機械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長城汽車實現利潤總額99.65億元,創全省企業盈利水平歷史紀錄。裝備制造業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成為發展最快的板塊,保定、滄州、唐山成為全省裝備制造業發展最快的區域。在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河北省鋼鐵工業依然徘徊在低效益的困境中,去年全省僅河北鋼鐵集團、敬業、普陽、德龍等10余家企業實現利潤超過2億元,其中津西股份完成利潤4.1億元,居鋼鐵行業第一位。
“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對河北省實現綠色崛起具有重要意義。”省工經聯有關負責人說,面對化解產能過剩、治理大氣污染等難題,河北省鋼鐵等傳統優勢產業面臨嚴峻挑戰。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既有益于培育河北省新的經濟支柱,更有助于改變河北省工業發展過于依賴資源能源消耗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