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長垣,首先想到的是“廚師之鄉”、“防腐之鄉”、“起重機之鄉”,如今,長垣有望再添一張新名片——“特種汽車城”。
在長垣縣產業集聚區汽車產業園看到,“長垣造”農夫車、卡丁車、拋雪車、高空作業車等多款特種車輛,魚貫走下生產線,西班牙伊利薩爾高檔客車生產車間建設正如火如荼。
通用橋門式起重機,“長垣造”占了全國市場份額的65%,是當之無愧的“全國老大”。但由于市場飽和,近幾年行業利潤急劇下滑。“長垣經濟要發展,必須推動傳統產業產品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形成新的增長點。”長垣縣委書記薄學斌說。
汽車與起重機同屬裝備制造行業,很多工藝技術相近甚至相同,而且還可以利用原有的設備、技術、人員。經過周密的分析,長垣把目光瞄準了市場前景廣闊的汽車及其零部件生產。
如何在新的領域開辟天地?長垣縣打出一套精彩的“組合拳”—聘請3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指導委員會,與20多所大學、科研院所合作,為新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投資10億元建設綜合服務平臺,搭建起電子商務、投資融資、項目孵化等8個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緊盯名企,主動跟蹤國內外重點企業的發展動向,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低的知名汽車廠家;科技創新,延鏈增值,推動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規劃8平方公里的汽車產業園便初具規模,西班牙伊利薩爾整車制造、美國泰坦特種車輛、新垣電動車、程普拋雪車、瑞歌傳動年產10萬臺汽車變速箱等22個億元以上整車及汽車配件生產項目先后生根發芽。2013年1至11月份,該縣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9.4億元,增長68.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82億元,增長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