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發的《廣東省發展臨海工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廣東省臨海工業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即到2015年,廣東將基本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
該方案按照“三區、三圈、三帶”的海洋綜合開發新格局,統籌協調珠三角、粵東、粵西三大海洋經濟區臨海工業空間布局。《方案》指出,珠三角地區重點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石油化工和清潔能源產業,著力打造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形成若干具有國際水準的臨海工業集群;粵東地區充分發揮粵東沿海地區港口優勢,重點發展石化、裝備、能源產業,著力打造規模和水平居全國領先的現代化臨海工業基地;粵西地區重點發展鋼鐵、石化產業,著力打造形成沿海重化工業產業集群。
在統籌發展臨海工業三大空間布局同時,廣東將實施四個重大工程,重點建設項目66個。海洋裝備制造業升級工程包括海洋工程裝備、船舶制造、臨海重化裝備;沿海石化基地擴能工程將加強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公司合作,在惠州、揭陽、茂名、湛江四大沿海石化基地集聚發展煉油乙烯,適度擴大規模;城市鋼廠環保搬遷工程將加快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積極推進該省鋼鐵企業聯合重組,重點發展以汽車板、家電板為代表的高等級熱軋、冷軋薄板等精品鋼材;能源保障工程重點發展核電、火電、天然氣、新能源開發、能源儲備等產業。臨海工業重大工程的建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啟動試點階段,截至今年年底;第二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截至2015年。
此外,《方案》還提出,到2015年廣東還將打造廣州、江門、深圳核電產業基地,形成粵東粵西沿海能源生產基地、珠三角清潔電源基地以及若干個沿海煤炭、原油接收儲備基地等。
為了保證臨海工業基地順利實施,《方案》要求在加快項目實施進度、優先保障用海用地、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爭取央企和社會資金投資等6個方面給予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