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國鋼材供應量遠大于需求量的環境下,更多鋼企開始做起了“網上賣鋼材”的生意。
6月25日,鞍鋼股份現貨公司發布《非計劃現貨銷售公告》,當日起,對非計劃現貨冷軋產品進行分包網上銷售。鞍鋼此次網上賣鋼材,用的是中國聯合鋼鐵網(下稱“中聯鋼”)為其定制的電子商務平臺。
鞍鋼此前已有其他品種鋼材網上售賣。中聯鋼電子商務部總經理張煒稱,鞍鋼從5月下旬開始在平臺上銷售,目前累計成交量已達1.5萬噸左右。
鞍鋼采取這種銷售模式,跟目前鋼鐵行業形勢有關,特別是近兩個月市場情況更不好,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拓寬銷售渠道。
數據顯示,鞍鋼股份去年虧損41.57億元,今年3月底,鞍鋼股份被正式更名為ST鞍鋼,如何堵住“出血點”,落實針對性扭虧措施,已經成為鞍鋼股份今年的頭等大事。
實際上,鞍鋼并非國內首家涉足網絡銷售的鋼企,像太鋼集團,從前年就開始用中聯鋼提供的平臺進行現貨銷售,其中,去年銷售量為30萬噸,70%屬于不銹鋼產品。“太鋼在我們平臺大概做了三年,去年有20億左右的交易額。”中聯鋼內部人士稱。
鋼材行業分析師胡艷平分析,鋼廠之所以大力涉足或進軍電子商務,一是行業形勢發生大變化,鋼廠銷售壓力加大,需要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二是電子商務苗頭和趨勢日益明顯,在競爭白熱化的大背景下,當然不想落后。
鞍鋼等企業網上銷售的大多為非計劃的現貨,即在滿足代理訂貨量后的一些剩余現貨,目前成交量仍然有限,多數用戶終端仍習慣傳統渠道拿貨。
隨著鋼廠對現貨銷售的重視,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銷售鋼材將越來越多,可能成為趨勢。“6月底前,馬鋼也會用我們的平臺賣鋼材,還有酒鋼不銹鋼產品銷售公司、萊鋼、唐山瑞豐鋼鐵等現在都確定了合作意向。”張煒說。
而這一幕,正是國內代理商們不愿看到的。“這種模式應該是對代理商沖擊比較大,競賣也有可能是貿易商接貨了,只是目前規模有限,暫不構成重大影響。”有行業人士如是分析,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賣貨,增加了鋼廠銷售渠道,但也等于繞過了代理商。
6月25日,華北一家大型鋼廠代理商表示,如果鋼廠的上述銷售方式得到推廣,對眼下的代理商們沖擊甚巨,“我們也是鋼廠代理,現在鋼廠把鋼材直接給了客戶,處于中間環節的我們怎么辦?”
在該人士看來,除了面臨貨源問題,更重要的影響在于,代理商從鋼廠拿到貨后,通常加點利潤再賣給客戶,而現在鋼廠直接以更低的價格給了用戶,相當于下調了市場價格,“今年開春鋼材價格就一直倒掛,鋼廠這么做,我們代理商日子更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