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第100次常務會議紀要對建橋園區的重磅支持,將會把建橋園區的轉型升級帶入新的快車道。而建橋園區一直以來對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創新,將會成為引領園區“加速跑”的動力。
建橋園區始終注重品牌文化的塑造與培育。在建橋標識里,以建橋兩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JQ,經過藝術加工形成的圖案,背景是紅色橢圓形,中間是一個“人”字。標志的內涵體現以人為本,標識的背后折射出建橋的夢想,希望成為中國工業園區業界的小太陽。
據悉,建橋園區欲將建橋標識申請商標與版權保護,園區上下形成了強烈的品牌意識。
生態品牌 打造綠色競爭軟實力
環境優美、生態和諧,是來訪考察團對建橋園區的一致評價。 “環境就是資源、就是資本、就是生產力”,自2003年成立以來,園區已建成公共綠地200多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高達48%,被國家綠委授予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重慶市首個園林式工業園區。生態,已成為建橋園區的亮眼招牌。
黨建品牌 構筑和諧“家”文化
園區黨建文化底蘊深厚、氛圍濃厚,是全國黨建專家學者、各省市組織系統負責人云集之地。
秋田齒輪黨建助推企業走向世界,形成獨特的黨建工作“秋田現象”,作為黨建新經驗面向全國推廣;龍文實業黨建“項目工作法”以項目為抓手,充分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使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同頻共振”;梅林今普黨支部牽頭每月舉辦一次員工集體生日晚會,公司領導親自參加;華倫醫療、勤牛機械、寶豐線纜等黨支部建立職工關愛基金等。
員工是企業的財富,善待員工就是善待企業自己,通過抓黨建提升企業文化,營造和諧的園區“家”文化。
服務品牌 彰顯以人為本情懷
心系企業的建橋園區,除了為園區企業打造一流生態環境,建造藍領公寓、社區服務中心、建橋實驗學校等一系列配套設施外,還切實關心著企業和職工的“小事”。
在調研中,當得知數碼模公司職工周六無法乘坐公交車上下班,園區相關部門馬上與公交公司聯系,經過一番爭取與努力,于第2日回復企業:公交車已協調妥,請放心生產經營。
速度、效率、責任,是建橋園區始終不忘的服務宗旨。不僅如此,園區還制定了全國首個園區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通過對資源利用率、工作成本等的具體量化和規范,進一步樹立服務意識,打造屬于建橋的標準化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