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貿易順差130.5億美元,低于此前193億美元的預期中值,主要原因在于進口增長的加速和出口增長的放緩。不過分析認為,下半年我國貿易“進口強、出口弱”的格局將有所改善,貿易順差規模有望逐漸回升。
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012.7億美元,同比增23.5%。其中出口1571.6億美元,增19.4%;進口1441.1億美元,增28.4%。進口28.4%的增幅遠高于上月的21.8%和市場預期。對此,澳新銀行劉利剛認為,這種較強增勢表明中國國內需求仍然較為樂觀。但高盛和交通銀行的報告均將進口上漲的主因歸結為受基期的影響——從2010年4月到2010年5月,進口總量下降了60.11億美元左右,而從2011年4月到2011年5月,進口總量僅回落了1.53億美元,導致進口同比增速有所回升。
與進口超預期表現不同,我國出口則出現了一定的減速跡象。5月份19.4%的增速與上月相比出現了大約10個百分點的下降,略低于市場預期,這同時也是出口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出現回落。從出口地區看,中國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增速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增長率分別為7.2%、13.2%,遠低于上月的25%和27%。
雖然5月份出口規模增長低于預期,但交通銀行報告指出,下半年出口狀況將好轉,6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將有所回升。上述報告指出,外部市場中,債務危機短期內得到緩解,歐盟經濟下行壓力減輕。美國經濟雖面臨減速壓力,但日本災后重建可能會提升中國出口空間。此外,新興市場國家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明顯的經濟增速減退,這也對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恢復有利。
交銀報告還認為,6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將趨穩略降。主要由于國內經濟在二季度放緩的跡象已經較為明顯,5月份的大宗商品進口需求開始穩定,未來數月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雖然5月貿易順差弱于市場預期,但基于未來進出口將趨于平衡的預期,未來貿易順差規模將上升。另外,高盛的報告也表示,當經濟增長受國內緊縮措施的影響放慢時,貿易順差通常會趨于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