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日本發生強烈地震,并因此引發巨大海嘯與核電站危機,使之成為極為嚴重的復合災難。初步分析結果表明,這種復合型災難重創日本鋼鐵產業,對于中國鋼材市場將會產生長期和短期兩方面的影響。
鋼材出口需求增加,推動價格揚升
日本是一個世界重要鋼材,尤其是高端鋼材產品的出口大國。有關資料顯示,此次日本嚴重的復合災難,使得包括新日鐵、JFE、住友金屬在內的5大鋼鐵企業不同程度受損,可能會影響到日本2000萬噸粗鋼產量、上千萬噸鋼材產量和數百萬噸鋼材出口,有的企業恢復生產要6個月以上。短期來看,日本鋼鐵工業遭受重大打擊,一段時期內扁平材、特殊鋼材、不銹鋼材等高端產品出口量銳減,甚至完全停滯,勢必引發國際市場相關產品貨緊價揚,從需求與價格兩方面刺激中國鋼材產品的出口,使出口超出預期。
中長期來看,日本必須進行規模巨大的災后重建。初步估算重建費用至少需要1800億美元,一些預測甚至估計高達1萬億美元,遠高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的費用。如此巨大規模的災后重建,尤其是更堅固房屋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顯著增加各種建筑鋼材的需求。在日本及其世界范圍內(剔除中國)建筑鋼材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勢必會拉動中國的建筑鋼材出口。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國際市場鋼材價格顯著高出國內水平。受其影響,在可能的情況下,比較效益驅使國內鋼鐵企業優先承接出口訂單。日本鋼材出口的暫時停滯,以及規模巨大的災后重建,很有可能導致部分鋼材品種貨源偏緊,出現國內外兩個市場爭奪有限資源的局面。屆時國內市場價格一定“補漲”,扭轉價差失衡狀況。如果投機資本推波助瀾,一段時期內部分品種的鋼材價格漲勢亦會超出預期。近期武鋼、寶鋼先后提價硅鋼片每噸上千元,上海螺紋鋼期貨合約價格觸底反彈,開始顯示了這方面的跡象。
鐵礦石價格先抑后揚,高位運行局面依舊
隨著日本部分鋼鐵產能損失,一段時期內的鐵礦石需求也將減少。有分析認為,如果日本5大鋼廠停產6個月,那么國際市場可能減少2200萬噸鐵礦石需求。因此,日本強烈地震發生后,國內外鐵礦石價格均出現下跌。據監測,3月11日當天,倫敦清算所4月份鐵礦石掉期合約價格便下跌了4.15%,為201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預計近期內鐵礦石價格依然相對疲軟。
另一方面,日本2000多萬噸鐵礦石的減少量,相對于全球每年近10億噸的鐵礦石貿易量來說,實質性影響確實不大,更多的沖擊來自于市場行為主體的心理層面。
應當看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日本鋼材出口的減少,將會被其他國家出口量增加所彌補。同樣,日本鐵礦石使用量的減少,也會迅速被其他國家,比如中國鋼鐵產能釋放以及鐵礦石需求的增大所對沖。不僅如此,巨大災害導致了重大物質損失,終歸需要市場供應加以彌補,比如災后重建引發了更多鋼材需求。因此,從總量來看,全球范圍內鐵礦石需求不是減少而是增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地震、海嘯進一步引發了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雖然今后世界不會徹底放棄核能,但卻會使其建設爭議加大,使其額外的安全成本大幅飆升,比較效益急劇下降,從而大大延緩核電發展速度,同時日本核電量的減少,無疑都會加大對于石油、天然氣、煤炭的需求強度,刺激價格上漲,進而對于鐵礦石價格強力支撐。這是一個新的因素。
還必須引起關注的是,鐵礦石價位的逐步下移,勢必使得市場心理發生重大變化,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市場行情是由其行為主體――市場參與者的心理變化及其買賣行為所決定的。隨著鐵礦石價格的逐步回落,無論是貿易商,還是鋼鐵企業,都會由前期的“恐高”心理轉向尋機買進。如果市場價格出現“恐慌性超跌”,更會引發抄底采購蜂擁而來。
由于這些長期因素的繼續存在,并且發揮主導作用,因此,鐵礦石行情將呈現先抑后揚局面。其價格的短期調整,不會改變今后高位運行局面。等待時機,逢低買進,還應當是主要投資策略。
在鐵礦石等原料采購價格回調的同時,鋼材產品,無論是低端產品還是高端產品都出現了價格上漲機會,這對于鋼鐵企業效益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多消息。總體來看,受到上述兩個方面同時給力影響,今后鋼鐵企業利潤情況應當不錯,相對樂觀。
鋼材出口需求增加,推動價格揚升
日本是一個世界重要鋼材,尤其是高端鋼材產品的出口大國。有關資料顯示,此次日本嚴重的復合災難,使得包括新日鐵、JFE、住友金屬在內的5大鋼鐵企業不同程度受損,可能會影響到日本2000萬噸粗鋼產量、上千萬噸鋼材產量和數百萬噸鋼材出口,有的企業恢復生產要6個月以上。短期來看,日本鋼鐵工業遭受重大打擊,一段時期內扁平材、特殊鋼材、不銹鋼材等高端產品出口量銳減,甚至完全停滯,勢必引發國際市場相關產品貨緊價揚,從需求與價格兩方面刺激中國鋼材產品的出口,使出口超出預期。
中長期來看,日本必須進行規模巨大的災后重建。初步估算重建費用至少需要1800億美元,一些預測甚至估計高達1萬億美元,遠高過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重建的費用。如此巨大規模的災后重建,尤其是更堅固房屋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顯著增加各種建筑鋼材的需求。在日本及其世界范圍內(剔除中國)建筑鋼材產能不足的情況下,勢必會拉動中國的建筑鋼材出口。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國際市場鋼材價格顯著高出國內水平。受其影響,在可能的情況下,比較效益驅使國內鋼鐵企業優先承接出口訂單。日本鋼材出口的暫時停滯,以及規模巨大的災后重建,很有可能導致部分鋼材品種貨源偏緊,出現國內外兩個市場爭奪有限資源的局面。屆時國內市場價格一定“補漲”,扭轉價差失衡狀況。如果投機資本推波助瀾,一段時期內部分品種的鋼材價格漲勢亦會超出預期。近期武鋼、寶鋼先后提價硅鋼片每噸上千元,上海螺紋鋼期貨合約價格觸底反彈,開始顯示了這方面的跡象。
鐵礦石價格先抑后揚,高位運行局面依舊
隨著日本部分鋼鐵產能損失,一段時期內的鐵礦石需求也將減少。有分析認為,如果日本5大鋼廠停產6個月,那么國際市場可能減少2200萬噸鐵礦石需求。因此,日本強烈地震發生后,國內外鐵礦石價格均出現下跌。據監測,3月11日當天,倫敦清算所4月份鐵礦石掉期合約價格便下跌了4.15%,為2011年以來的最大跌幅。預計近期內鐵礦石價格依然相對疲軟。
另一方面,日本2000多萬噸鐵礦石的減少量,相對于全球每年近10億噸的鐵礦石貿易量來說,實質性影響確實不大,更多的沖擊來自于市場行為主體的心理層面。
應當看到,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日本鋼材出口的減少,將會被其他國家出口量增加所彌補。同樣,日本鐵礦石使用量的減少,也會迅速被其他國家,比如中國鋼鐵產能釋放以及鐵礦石需求的增大所對沖。不僅如此,巨大災害導致了重大物質損失,終歸需要市場供應加以彌補,比如災后重建引發了更多鋼材需求。因此,從總量來看,全球范圍內鐵礦石需求不是減少而是增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地震、海嘯進一步引發了嚴重的核電站事故。雖然今后世界不會徹底放棄核能,但卻會使其建設爭議加大,使其額外的安全成本大幅飆升,比較效益急劇下降,從而大大延緩核電發展速度,同時日本核電量的減少,無疑都會加大對于石油、天然氣、煤炭的需求強度,刺激價格上漲,進而對于鐵礦石價格強力支撐。這是一個新的因素。
還必須引起關注的是,鐵礦石價位的逐步下移,勢必使得市場心理發生重大變化,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市場行情是由其行為主體――市場參與者的心理變化及其買賣行為所決定的。隨著鐵礦石價格的逐步回落,無論是貿易商,還是鋼鐵企業,都會由前期的“恐高”心理轉向尋機買進。如果市場價格出現“恐慌性超跌”,更會引發抄底采購蜂擁而來。
由于這些長期因素的繼續存在,并且發揮主導作用,因此,鐵礦石行情將呈現先抑后揚局面。其價格的短期調整,不會改變今后高位運行局面。等待時機,逢低買進,還應當是主要投資策略。
在鐵礦石等原料采購價格回調的同時,鋼材產品,無論是低端產品還是高端產品都出現了價格上漲機會,這對于鋼鐵企業效益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多消息。總體來看,受到上述兩個方面同時給力影響,今后鋼鐵企業利潤情況應當不錯,相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