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青島港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同時也面臨著如何實現發展轉型的問題。我印象中比較深的是,公司給我們制定了每年凈增集裝箱吞吐量100萬箱的目標,這個標準出臺之后很多人都吃了一驚,覺得要完成這項任務壓力很大,因為當時我們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把每年的吞吐量提升到100萬箱,現在卻要以每年100萬箱的數字遞增,難度可想而知。而且,最關鍵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尋找那么多的貨源?
為了吸引貨源,我們在全國首創了“無水港”的概念。所謂“無水港”,也就是在內地某個樞紐城市設置中轉站,貨物在這里集結裝箱后再發往港口。通過幾年的調研摸索,我們在全國22個省區市設立了自己的“據點”,通過以“內地造血,港口輸血”的方式,開拓了市場、擴大了貨源,樹立了自己的信譽。
作為港口,裝卸效率可以說是我們的“生命線”。經過仔細觀察,我發現拖車車道是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以前的拖車車道都是3米寬,遠大于拖車的寬度,拖車??孔杂啥群艽?。一些技術不熟練的拖車司機需要反復調整,停車方向才能與車道線平行,浪費了大量的裝卸時間。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想出了一個點子,就是將拖車的車道線進行變窄處理——把拖車道的寬度調整到現在的2.4米,左右各留出10厘米的調整空間。車道變窄了,拖車司機必須練到一步到位才有“上崗資格”。雖然調整的只是個別數據,卻大大提升了裝卸效率。而且,通過調整還多出了一個拖車車道。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大潮,誰看得準,行動快,誰就能牢牢把握住發展的主動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到來時,一些港口陷入了“失業”狀態。青島港也不例外,裝卸量明顯減少。但我們在分析后認為,經濟危機終究會過去,要將目光放長遠,從危機中尋找商機。當時很多客戶的空集裝箱都閑置在了國外的港口,每天都要繳納高昂的堆陳費。我們就瞅準了這些空集裝箱,通過與一些船舶公司協商,我們以免堆陳費的優惠措施鼓勵他們將集裝箱運到青島港?,F在看來,我們這個決策是正確的。當時這種做法,有效控制住了我們港口吞吐量大幅度滑坡的現象,緩解了我們的危機。而經濟回暖后,這一決策的成效更加顯著。
由一個人的創新,帶出一個善于創新的團隊,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攀登新的技術高峰,這是我的追求目標?!笆晃濉逼陂g,國家出臺了節能減排計劃,那時我們萬噸能耗指標每年都能降4%至5%,作為國家級大型港口的青島港,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目前,世界各大港口集裝箱碼頭堆場作業通用的機械(簡稱場橋)主要有兩種: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和輪胎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目前世界上在用的6500臺場橋95%是輪胎吊,青島港也不例外。因為它可以“滿場飛”,最大限度地減少設備的配備數量。但其巨大的噪音、驚人的油耗以及由此帶來的廢氣排放令人頭疼。
面對這一難題,我和我的團隊一直在暗自琢磨,如何把兩種不同類型起重機的優點結合起來。在公司的支持下,我們成立了“油改電”專題攻關小組,經過400多個日日夜夜的鉆研攻關,經過無數次研究和論證,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移動滑觸線的供電技術方案。
改裝后的輪胎吊完美地兼容了軌道式和輪胎式兩者的優點。據實際運行測試,新輪胎吊能源成本由以前的每作業一個自然箱5.9元下降至2.3元,成本下降了60%以上;同時,平均每臺機械年節省維修保養費用6.6萬元以上,廢氣排放接近零,展示出了潛在的巨大“含金量”。該項目在青島港全面推廣后,每年可節約成本3000萬元以上,相當于“省”出一個大型企業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