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做客和訊網“領袖對話”第40期節目,與網友交流中聯重科的并購布局、裝備制造業機遇,以及他個人的成功之道。以下為訪談實錄。
談并購:兩年前已在準備去年只是集中簽約5家企業
和訊網:與精英分享商業智慧,與智者溝通人生體會。各位和訊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領袖對話》。今天我們走進湖南長沙的中聯重科集團,現在坐在我旁邊的就是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先生。請詹總和各位網友打聲招呼。
詹純新:大家好!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來溝通。
和訊網:在去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大家對中聯重科的印象可能會相比以前進一步的加深,因為在一個全球性恐慌的時候,中聯重科收購了意大利著名的CIFA公司,也使中聯重科在國際化的布局當中更上了一層樓。
我們想問一下詹總,去年我們公司進行了多次的收購和并購,比如像黃工、CIFA還有湖南本土的湖南車橋,還有華泰重工。我想問一下,我們的收購是出于什么方面考慮的,公司在未來的豐富產品結構方面有什么打算?
詹純新:公司在去年一共是五家并購,其中有一家在海外。這五家并購有的在一年前開始,有的兩年前就開始準備,但是所有的并購簽約完成都集中在了2008年,給大家的感覺是一個企業一下子并購了五家。
和訊網:這并不是說在金融危機的時候趁著價格低而收購,而是說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
詹純新:公司的發展戰略就是圍繞著主業,通過內延式的增長和外延式的擴張,使自己能夠保持一個持續快速的增長。大家可以再追溯一下到2003年,我們并購了三家企業,對這三家企業進行了整合。在整合過程中,也就是2003-2007年花了三到五年時間,摸索出了一套對并購進來的企業怎么整合的辦法。
和訊網: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整合辦法具體的實施是怎么樣的?
詹純新:2003年我們并購了三家企業,并且是比較平穩的并購。但是這三家企業進入到公司如何管理,如何讓它不僅僅能夠得到中聯重科的資源,或者說得到中聯重科管理上的一些經驗,更重要的是要讓它充滿活力,充滿活力的同時又不會失去約束和失去控制?我們花了三到五年的時間,摸索出了一個具有中聯特色事業部制的管理辦法。這個辦法成熟之后,就像我在和有的記者朋友見面時說過的,我說我們現在練好能夠帶一個小孩的模式,這是一種辦法,但是你能夠掌握帶十幾個小孩的辦法就可以帶三十個、五十個,所以我們就在摸索辦法和模式。
和訊網:剛才您做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比喻,企業收購這些企業時就像帶好一個小孩,這是第一個模式,今后會循著這個模式帶好三十、五十個的小孩,但是第一個孩子還是您自己來帶,您帶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有什么樣的感受?
詹純新:帶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是創業,更多的讓它充滿活力、快速增長,甚至是一種創業精神在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當其他的成員進來以后,你會感覺到光這樣不夠了,比如在用人模式上,不會老是創業者,新來的成員中也有很多優秀的管理者,這時候要考慮把他們吸收進來。同時,這些經營單元的產品非常好,有很好的市場,在這些情況下要讓這些單元充滿活力。
和訊網:剛才您說過在去年一下子收購了五家企業,其實并不是刻意一下子這樣收購的,而是之前有這樣的準備。
詹純新:確切地說公司的發展戰略是內延式的增長和外延式的擴張,使它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這是發展戰略。第二,我們已經具備去管理更多經營單元的能力,能夠讓它進來以后配置一些資源,輸出一些管理辦法,使它能夠迅速快速的增長。比如說在2003年我們收購了浦沅工程機械集團,收購以后2004年并表到2008年凈利潤增長了97倍,也就是說,我們有讓并購進來的企業能夠快速增長的駕馭能力和經驗,在這些經驗和模式的基礎之上,我們覺得現在有能力再去并購更多的企業,這時候我們就出現了并購。
和訊網:您說的并購是一個方面,并購那么多的企業他們的類型是不大一樣的。中聯重科在打造產業鏈的方面有所計劃嗎?
詹純新:應該說并購企業產品種類都不一樣,但是都屬于裝備制造業,具體說更多的是工程機械制造行業,來豐富我們的產品規格和品種。
比如說去年并購的黃河工程機械集團是生產挖掘機的,中聯在以前沒有土方機械種類,并購它進來之后,黃工生產的推土機和挖掘機就變成了中聯一個新的品種。比如說并購的華泰重工是生產港口機械和礦山機械的,中聯原來沒有,并購之后中聯也有了這方面的產品。
談增股:募資用于11項目三年將再造一個中聯
和訊網:公司也在4月21日說,要發行的股票不超過3萬股,募集的資金用于11個項目,如果增發順利您認為相關項目能夠在幾年內生產,在生產之后對公司的業績又有多大的影響?
詹純新:注意看一下這11個項目,其實這11個項目更多的或者說大部分都是圍繞著公司現有產品提升的項目。我們現有的產品有些是品種比較單一,有些是品種規格比較低,我們計劃通過這些項目能夠使這些產品的規格和品種得到提升。第一,是我們現有產品種類的提升;第二,使我們整體拓展了產品鏈條,比如地下基礎施工設備、城市應急設備,這都屬于我們產品鏈條的拓展;第三,提升我們產業研發制造的水平。
和訊網:那么在幾年內能夠見到效益呢?
詹純新:應該說在三年內能夠產生很大的效益。
和訊網:什么效益呢?
詹純新:從我們三年的計劃來看,這11個項目投入進去以后,在三年將再造一個中聯。
談業績:去年四季度中聯遭遇增長低點今年二月市場已回暖
和訊網:我們也注意看到了中聯2008年年報,200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凈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17.7%,實現EPS1.03元,我們念了這么多的數據,您認為哪些原因使得公司在2008年獲得了凈利潤的增長,因為據我們了解,去年很多公司的年報都不是很漂亮。
詹純新:其實公司2008年計劃比這個要好,按照我們預定的目標收入、利潤都應該更好一些,因為在2008年下半年以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尤其是四季度影響。但總體和2007年相比還是有增長。
和訊網:我正好想問您的問題是金融危機對企業產生哪些影響?
詹純新:到目前為止我認為2008年的影響體現在四季度,當時整個市場在萎縮,對企業來講存貨增加、銷售收入減少等等,直接對企業在經營數據上顯現地比較明顯。對于2009年來講,因為我國4萬億拉動內需的投入,一、二月份有比較大的影響,三月份、四月份我們覺得市場都不錯,而且三、四月份不僅增長明顯,甚至在不斷的創歷史新高。
和訊網:在前幾天,我也看到了第一季度的季報,第一季度的季報綜合能力率25.16%,較四季度回升了0.4個百分點,雖然說回升不是特別多,但是還是有了很大的進步,剛才您也說了三、四月份的增長比較多。我想問您的問題,2008年第四季度業績,還有2009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是否是公司有史以來業績的低點?
詹純新:不能說有史以來,在公司創業的時候也很低,因為當時基數非常小。
和訊網:近年來的低點?
詹純新:從增長率的角度來講,它應該是最低點,去年四季度應該是最低,今年一月份也不高,二月份開始有一些回暖,三月份市場來得比較猛。
和訊網:2009年第二季度,從您的感覺來看生產情況是不是要比第一季度好?
詹純新:應該說第二季度是一個好季度。
和訊網:從現在的生產數據和銷售數據來說?
詹純新:當然了,因為才過一個月,從五月份來看我們覺得會不錯,六月份我們更感覺到這個市場的信心。
和訊網:剛才您說了二季度預計可能不錯,可能會因為國家振興計劃還有4萬億計劃的投資下,可能會給中聯帶來一個機遇,能否談談這個機遇?
詹純新:我認為從眼前來看,中聯在上半年應該說是在經營上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但是下半年要看國家拉動內需是否持續,如果繼續持續下去中聯2009年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年份。
談機遇:中國裝備制造業在金融危機中縮短了和發達國家差距
和訊網:湖南也是裝備制造業比較發達的省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