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最新評出的東南亞富豪排行榜上,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華裔總裁林愛蓮,以2.4億美元的身價,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殺入該排行榜前40名的女性,同時,現年45歲的她,還榮膺該榜單歷史上最年輕的富豪。
出生遭遺棄:嗜賭婆婆將其領養
1961年,林愛蓮出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甘榜。這是一個并不富裕的小鎮,鎮上的人大都出外謀生了,只留下沒有經濟來源的老人和孩子。
一出生,林愛蓮便被父母遺棄在當地的一家醫院,成了孤兒。后來,一位63歲的婆婆領養了她,可這位婆婆不但極度貧困,還嗜賭成性,曾經為抵賭債,把房子也賣了,林愛蓮和另外4個被她領養的孩子,只能擠在一間搖搖欲墜的小木屋里,每逢下雨天,家中就會“水漫金山”。
然而,生活的艱辛并沒有挫敗她對未來的期望。幼年的她不斷給婆婆打氣:“將來我一定要讓你住上舒適的大房子。”
經商天賦:四歲賣玩具補貼家用
林愛蓮從小就顯示出了非凡的商人天賦。4歲時,她就懂得把大人送給她的玩具賣給鄰居小伙伴,把賺來的錢存進儲蓄罐,存滿一罐后,拿給婆婆補貼家用。為了生計,她還曾幫婆婆沿街叫賣自家制造的冰棒。讀小學后,她又學會了賣三明治和制造藤器,給自己賺得不少學費。
貧窮也沒有讓小愛蓮失去學習的熱情。16歲那年,她以全優成績考入新加坡初級學院,5年后,考進新加坡國立大學。求學期間,她靠幫人補習功課、推銷保險和代寫書信賺學費。雖然半工半讀,但每次成績都是特優。
發家之路:親力親為創造神話
大學畢業后,林愛蓮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并在新加坡的一間荷蘭藥劑公司找了份藥劑師的工作,年薪4萬美元。3年后的1989年,眼光敏銳的她發現廢水再生市場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于是毅然辭掉穩定的工作,賣掉了車和房子,籌集了1.2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因為小時候環境不好,我自小就告訴自己:一定要做大事。那時雖然不知道什么才算大事,但這樣的信念一直埋在心中。”
公司成立之初,她只有一間狹小的辦公室和2名雇員,3人每天不停奔波于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推銷廢水治理設備。身為公司老板的她,也常常騎著摩托車,頂著炎炎烈日,挨家挨戶地推銷。那時的林愛蓮甚至窮到沒錢請焊接工,無奈,她只能自己報名參加了一個焊接工培訓課程,并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一個人完成了焊接工作。“如果你去看看早期工程的話,你會發現,那些焊接活都是我的作品。”林愛蓮對此很驕傲。
太辛苦的時候,她告訴自己“每天都要帶著一個新的希望,不要讓沮喪跟隨。凡事只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開,日子也就不會過得那么辛苦。”
最終,林愛蓮創造了神話———16年時間,一個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污水處理公司。
現在,作為凱發集團總裁的林愛蓮,身價已經飆升到了2.4億美元,同時也是榜單中最年輕的富豪和惟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