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支持中心的身價三級跳
年薪從十幾萬美金漲到幾十萬美金
1998年1月1日,經總部批準,時任微軟總部WindowsNT開發部門高級經理的唐駿從美國帶了4個經理來到上海,組建微軟大中國區技術支持中心(即下文中提到的“上海微軟”)。
沒有一兵一卒,從美國總部帶來的4名經理一年之內必須送回。一番緊張籌備,唐駿親自面試,首批招收了27名員工,迅速構建了“上海微軟”最初的班底;3個月后,管理系統初步建成,技術中心開始運轉;6個月后,唐駿領導的技術中心各項運營指標已位居微軟全球五大技術支持中心之首,唐駿也因此獲得了比爾.蓋茨總裁杰出獎,這是微軟公司內部的最高榮譽。
一年之后的1999年7月,由于業績突出,總部決定把全亞洲的技術支持業務交給唐駿領導的微軟中國技術支持中心來運作,該中心正式被提升為亞洲技術中心。這是國際化的開始,但也是新挑戰的開始。
成為微軟亞洲技術支持中心后沒過多久,一個新加坡的用戶在解決了問題后,仍然堅持讓中心提供一份詳細的事故處理報告時,該中心的員工面臨著一個新的素質門檻——行業英語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處理來自不同國家的客戶提出的更為復雜的要求。唐駿立刻聘請了專業的語言高手幫助技術人員進行實戰和理論培訓。結果,10個月后的2000年3月,亞洲技術中心開始向美國提供技術支持業務。此后,澳洲、歐洲的業務紛至沓來。
鑒于該中心的業務范疇已擴大至全球范圍,2001年10月18日,在上海召開的APEC會議上,比爾.蓋茨宣布,微軟亞洲技術中心升級為微軟全球技術中心,唐駿擔任該中心總裁。這意味著唐駿操縱了一個覆蓋中國、東南亞、印度、澳洲、韓國、日本、歐洲和美國本土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機構。如果不是唐駿和他所領導下的年輕人取得杰出成績,這家互補型的全球技術中心一度曾被計劃設在印度。
在一家業績為導向的公司里,還有什么比業績更有說服力?在微軟全球五大技術支持中心中,唐駿領導下的上海微軟10項業務指標每一項都名列榜首。根據微軟內部衡量管理層的指標考核,上海微軟拿到了業務及員工滿意度兩項的最高分。
唐駿一手構建起來的技術支持中心在3年多時間里的3次升級,成為唐駿職業生涯中的3次飛躍,唐駿兩度被授予微軟公司最高獎項——比爾.蓋茨總裁獎,這在微軟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憑此成績,唐駿的身價也是一年一個臺階,從一個價值十幾萬美元的部門經理,成了價值幾十萬美元區域總經理,在市場上,更是一個被多家公司垂涎的獵物。
坐在微軟中國總裁的位置上,不想高價都難!
1999年5月的一個上午,微軟中國區總裁吳士宏女士辭職。微軟亞太區總裁羅麥克打電話給時任微軟亞洲技術中心總裁的唐駿,問他有無興趣,唐駿回答“不。”而等到2002年3月,微軟(中國)總裁的位置再次空出來時,唐駿接受了。唐駿在上海微軟創下的業績為他2002年入主微軟中國總裁一職提供了最好的理由。
劍走偏鋒的管理變革
作為操盤手的微軟中國總裁,注定是一個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但風口浪尖不一定要有翻天覆地的大動作,注重細節,在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上入手,這些體現了唐駿最擅長的四兩撥千斤管理手法。
走馬上任微軟中國總裁后,唐駿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給高層或者管理層開會(這樣做就不叫唐駿),而是在發現了微軟中國在公司氛圍上有問題后,給全公司的秘書開大會——因為唐駿發現秘書們是影響公司氛圍的很大因素。
開會時,這些秘書一直抱怨他們在公司里地位是最低的,唐駿說,“你們在公司里地位不低,我還沒有給副總開會,先給你們秘書開,看你們的地位有多高,這說明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我對公司氛圍看不過去,想要改變整個公司的氛圍,一個企業沒有正氣任何地方都可以體現出來,例如銷售人員的辦公室很亂,就像人一身邪氣,沒有正氣。你們回去第一件事是幫我把公司里所有的東西都整理一遍……
秘書們拿到了尚方寶劍,一天之內把所有的雜物清理得干干凈凈,所有員工一進到辦公室,就覺得面貌一新。環境的整潔給了所有人一個暗示:公司的正氣氛圍要先從干干凈凈的環境開始實現。
業績一直是說話的理由
在唐駿上任微軟中國區總裁后,他交出的成績單非常漂亮:在銷售方面,是微軟全球惟一一個連續6個月(2002年7月到2003年1月)創造歷史最高銷售紀錄的公司。微軟中國03財年(2002年的7月到2003年6/30)成為微軟全球82家分公司中銷售業績增長最快的分公司。
做一個好的管理者就像做一個高級的銷售一樣,唐駿認為最核心的價值是讓員工(也就是目標消費者)認同,業績也就隨著這種認同而激發、提升。
沒有人會否認銷售部門是公司的利潤中心,但銷售人員同時也是最難管的一群人,如何讓那些“大牌”銷售服管、認同?唐駿的經驗是做好他們的支持和后盾。
有一次,剛上任微軟中國總裁的唐駿參加銷售KPI指標會議,他看到金融行業的銷售指標定了200萬美元,唐駿說,“我幫你做什么事情,你就可以完成200萬美元指標?”銷售覺得很驚訝。唐駿接著說,“你給我提兩個要求,只要我能做到的。”
銷售提了兩件事。第一是拜訪客戶的禮品經常不夠。唐駿答道:“禮品我給你解決,用我的禮品——訂做一批有我名字的中國微軟總裁的禮品。”
第二件事是在外面跑,有很多繁瑣的工作沒時間做,例如貼發票。唐駿說:“簡單,給你們整個金融行業的銷售配一個大學生來做兼職秘書,一個月才1500元,從我的費用里面出。”
答應了銷售的要求,唐駿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業績都是人做的,可以做到200萬,說明240萬還是有機會的,肯不肯簽240萬?”看唐駿這么爽氣,銷售當即同意簽240萬美元的指標。最后這個銷售做到了289萬美元。
“績效管理不能光用條條框框,而是要激發他的潛能,讓他感受到在公司受到重視,他會做得更好。”
銷售業績只是映襯唐駿的光環之一,除此之外,微軟在中國采取的一系列親善措施,包括在政府采購中讓步、大規模參與慈善事業、和具有政府背景的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上海微創軟件有限公司等等,這些事情都是由唐駿作為雙方溝通的紐帶和橋梁。在9年多的時間里,唐駿從來沒讓微軟失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