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圍繞保稅港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張家港保稅區海關積極拓展口岸功能,全力打造一流的口岸通關環境。建立智能化的口岸通關系統,是優化通關服務的軟前提,也是海關科技強關的亮點之一。海關在牽頭研發電子口岸系統過程中,將船舶動態系統、倉單申報系統等有機嵌入,同時將原有的兩區整合系統向保稅港區信息管理系統整合過渡,這樣就從源頭上將所有物流信息“一網”打入。另一方面,打造智能化的卡口監控中心,通過給每輛車植入智能 “芯片”,即配發一張帶有身份信息的IC卡,同時結合電子關鎖、GPS定位、視頻監控、集裝箱檢查系統等綜合運用,實現報關、集散、查驗、監管全過程的智能化,并可實現實時的數據交換和在線查詢。此外倉儲物流企業積極運用高科技成果,高技術倉儲設備、全自動立體倉庫、無線終端掃描、自動提存系統等技術廣泛運用,也會極大方便口岸物流的快進快出,發揮智能通關效應。
除大范圍運用各類科技手段外,海關還積極探索適應保稅港口岸管理的通關模式,如拓展“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無紙通關”、“分類接單”等新模式,針對不同的物流形態啟用有針對性的通關服務舉措,在“管得住的” 前提下實現“通的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貨暢其流。
“盡快實現‘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功能,我們將會極大地從中受益。”以船用油漆轉關分撥為主要經營業務的龍億國際倉儲負責人表示,實現保稅港區口岸功能,意味著該企業大量的轉關業務可以按“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操作,將至少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時間也會縮短很多。海關人士表示,借助搞技術手段,結合企業守法誠信表現,海關將積極簡化有關口岸通關手續,使企業充分享受高效快捷的通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