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鐵現狀:
國內鋼鐵業產能6.6億噸,預計今年消費加凈出口量為4.45億噸,即使按85%的產能利用率估算,2009年國內鋼鐵業過剩產能將達到1億噸的水平。鋼材價格大起大落,鋼鐵工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與國民經濟周期性變化息息相關。固定資產投資約占鋼材消費的75%左右,經濟下滑首先表現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下滑。外貿出口也出現困難,近幾個月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1、2月份僅出口了700萬噸,而目前投資和出口兩個方面都拖累鋼鐵產品的消費。此外,國內鋼材的銷售模式也是造成市場劇烈波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淘汰落后產能
一方面兼并重組,另一方面鋼鐵企業沒有放慢淘汰落后產能的腳步。
目前武鋼已有3000萬噸產能,將來還要淘汰一部分落后產能,并調整現在的發展重點,重點發展防城港項目。這次振興規劃細則提高了原產業政策的淘汰落后標準,未來還將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和問責制,加大落實力度。
依據中國鋼鐵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2008年底我國鋼鐵產能已達6.6億噸,過剩1.6億噸,這意味著按照現在的市場需求,中國鋼鐵市場至少有將近20%的產能過剩。
種種跡象表明,兼并重組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里大型鋼鐵企業關注的重點。依據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未來三年內國家將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寶鋼、鞍本、武鋼等三大央企在國內的聯合重組中發揮先鋒作用,力爭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幾個5000萬噸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集團;若干個1000萬噸級至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集團。國內排名前5位的鋼鐵集團產能占總產能45%以上。
盈利:徘徊在盈虧邊緣
盡管2008年四季度最差的盈利時刻已經過去,但2009年一季度,在需求不振的背景下,盈利對于我國鋼鐵企業來說,并不那么容易。因為“去庫存化”過程會加速行業周期的調整,并迅速確認周期底部,但景氣的反彈卻和庫存無關,行業盈利更多的寄托于需求的恢復。
2009年1月,鋼鐵行業在盈虧邊緣徘徊,從我們推算的噸鋼毛利變化數據來看,2月份,行業盈利好于1月份,但2月下旬開始,隨著鋼價的下滑,行業盈利水平又有反復。
生產:繼續呈差異化現象
2009年1月,我國粗鋼生產和全球繼續呈現差異化的特點:全球減產,中國增產,全球生產粗鋼8577萬噸,同比下滑24.0%,其中,中國粗鋼產量4152萬噸,同比增長2.4%,除中國外其他國家鋼產量同比下滑38.8%,減產幅度之大歷史罕見。
2月,在鋼價回升的刺激下,中國鋼鐵廠商繼續復產,日均產量再創近幾個月的新高,相對于2008年6月份,產能利用率恢復到92%。不過,按照中鋼協對目前鋼鐵產能的估計,2月份產能實際利用率為80%。較低的產能利用率將是2009年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的常態,其將對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產生較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