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毛偉明25日表示,今年年底前江蘇將增加安排20億元財政資金,用于支持重點骨干企業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增加外貿出口以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等問題。
毛偉明表示,大型企業特別是冶金、石化、裝備制造等骨干企業,具有產業鏈長、上下游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的特點,而中小企業在解決社會就業、推動科技創新方面有獨特作用,幫助它們度過金融“寒冬”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此次20億元支持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有3個用途:5億元用于對江蘇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特別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新型環保四大新興產業,冶金、輕紡、建材三大傳統優勢產業;5億元用于出口基地建設、增加外貿出口,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發揮機電產品、輕紡工業等出口基地集聚效應,打造國際品牌;10億元用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通過地方政府資金配套,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
毛偉明說,政府投入的20億元專項資金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可以起到好的引導作用。通過政府“扶優”,將會引導大量民間資本和信貸資金跟進。通過財政對企業的支持,將給予企業更加明確的政策信號,能及時有效地提高企業攻堅克難信心、生產經營信心、投資發展信心,從而更好地提升全社會發展經濟的信心指數。
毛偉明表示,大型企業特別是冶金、石化、裝備制造等骨干企業,具有產業鏈長、上下游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的特點,而中小企業在解決社會就業、推動科技創新方面有獨特作用,幫助它們度過金融“寒冬”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此次20億元支持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主要有3個用途:5億元用于對江蘇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特別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三大主導產業,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新型環保四大新興產業,冶金、輕紡、建材三大傳統優勢產業;5億元用于出口基地建設、增加外貿出口,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發揮機電產品、輕紡工業等出口基地集聚效應,打造國際品牌;10億元用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通過地方政府資金配套,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難問題。
毛偉明說,政府投入的20億元專項資金雖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可以起到好的引導作用。通過政府“扶優”,將會引導大量民間資本和信貸資金跟進。通過財政對企業的支持,將給予企業更加明確的政策信號,能及時有效地提高企業攻堅克難信心、生產經營信心、投資發展信心,從而更好地提升全社會發展經濟的信心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