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1702/23/2017022314572956.jpg)
2017年以來,鋼鐵價格就不斷水漲船高,春節后鋼材現貨期貨市場價格更是大幅度跳漲,看漲預期強烈。但是,從需求端來看基本面并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擔心重蹈煤炭價格暴漲的覆轍,從而發文以穩定市場。“最近價格上漲過快過猛,脫離了基本面的支持,因此政策一方面為了讓鋼鐵去產能繼續進行,另外一方面也要防止市場借助去產能過度地炒作鋼材價格,對整個經濟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知名財經評論人余豐慧表示。對于目前國內價格上升的因素又導致很多企業想達成新一輪的價格回升,有分析師稱,如果鋼材價格回升過快,會使得過去壓縮下來產能的又有所恢復,企業盈利也僅是短期的。在技術沒有改進、標準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回升,這就有可能導致之前的調整壓縮產能的工作前功盡棄。上市鋼企分食去產能“紅利”供給側改革政策,令鋼鐵產業在2016年打了一個翻身仗。2016年,中國進入“去產能”的開局之年,明確了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據統計,至2016年底,全年鋼鐵4500萬噸的目標任務已超額完成,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成效較為顯著。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6年前11個月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31.5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500多億元,中國鋼鐵行業扭轉深度虧損局面,全行業實現盈利。我國鋼企也逐漸恢復了盈利能力,特別是上市鋼企。從目前36家鋼鐵上市公司年報預告情況來看,僅有4家預計虧損,預計凈利同比下滑的僅有三家,與前兩年的業績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其中,鋼鐵行業大哥寶武集團預計2016年全年實現利潤80.3億元;鞍鋼股份預計實現凈利潤16.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5.93億元;馬鋼股份預計盈利12.28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8.043億元。首鋼股份、安陽鋼鐵、三鋼閩光等多家鋼企都在2016年收獲頗豐,扭虧為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