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大宗商品,2016年除了大漲的黑色系,也有下跌的品種,比如玉米、玉米淀粉等。即使大漲的黑色商品當中,漲幅也是有明顯區別的,雙焦漲幅是翻倍的,鋼材漲幅剛過60%,同為鋼材的螺紋與熱軋卷板漲幅也有明顯區別,資金偏好的螺紋鋼2016年并沒有跑贏熱軋卷板。
2017年的行情有區別于2016年的基本面,2016年鋼鐵需求同比增加0.9%,而供給則同比增加0.4%,上漲的主要基礎在于需求,下半年的雙焦行情也是基于其下游鋼鐵產量增加,與自身“去產能”的同時也去產量之間的錯配。
我們預計,2017年鋼鐵需求端將弱于2016年,但是“去產能”將更多沖擊產量,在需求尚未大幅下滑的時間窗,存在供不應求的牛市行情,去產能執行力度決定了鋼價的高度,且同時也會催生鐵礦的結構性行情。
我們認為2017年的主要矛盾點在供給端而非需求端,尋求機會更多需要從供給端來挖掘。
華爾街見聞:從去年行情看,貿易商在整個商品市場價格波動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王駿:貿易的本質是商品的交換,一般表現形態則是商品的流通,它把價值鏈的上下游、生產者和消費者密切的聯系起來,是整個價值鏈條中重要的一環。但很久以來,每當商品價格發生變化時,很多機構或分析師更多是從“供給”、“產量”、“庫存”、“需求”等方面進行基本面分析,卻很少從作為市場重要主體之一的貿易商層面去關注作用于商品的因素。2016年商品表現強勢,大幅反彈,貿易商在整個商品市場價格波動中扮演著重要的“穩定器”的角色。比如:鋼貿企業,當鋼材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鋼貿企業的心理價格),鋼貿企業則會低價買進鋼材,從而會支撐鋼價;反之,當鋼材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鋼貿企業則會高價賣出鋼材,從而會抑制鋼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