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召開整治“地條鋼”生產企業和清理違法違規產能工作會議后,區政府主要負責人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清理整治工作,并派區委督查室分赴各載體督查。此次突擊檢查的重點對照《關于進一步開展鋼鐵行業違法違規產能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皖經信原材料函〔2017〕153號)、《關于進一步開展打擊地條鋼專項行動的緊急通知》(馬經信產業〔2017〕50號)和《關于支持打擊“地條鋼”、界定工頻爐和中頻感應爐使用范圍的意見》(鋼協〔2017〕23號)文件要求,對轄區進行地毯式搜查是否存在地條鋼生產、銷售情況;認真摸排本本轄區內鋼鐵行業企業名單,并向社會公示本轄區內鋼鐵冶煉、軋鋼和鑄造企業名單。同時,要求區供電部門要密切監測企業用電情況,對出現用電量異常的企業及時核查,通報相關部門,及時調查處理。
2月28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提出,深入推進去產能,要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要求上來,堅定不移處置“僵尸企業”。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系主任文雁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去產能”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攻堅戰。但是,首先要弄清楚我國產能過剩的狀況,其次要做好“去產能”對短期經濟和就業的影響研究,再出臺精準合理的政策措施。
根據相關數據和研究,從出清“僵尸企業”角度看,目前中國僵尸企業比例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是鋼鐵、房地產、建筑裝飾、商業貿易和綜合類。從所有制角度來看,國有和集體企業中“僵尸企業”占比最高。
文雁兵表示,從產能利用率來看,鋼鐵、煤炭、水泥、有色、石化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水平在全部行業分類中排名倒數。因此,2017年去產能的重點領域是鋼鐵、房地產、商貿、煤炭、水泥、有色、石化等行業。
去年各省市堅決執行去產能任務,成果明顯。2月27日,財政部發布公告稱,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對2016年鋼鐵煤炭去產能激勵省份名單進行了研究,綜合考慮各地區去產能實際完成情況和工作積極主動性等方面,擬提請激勵通報表揚9省市:其中鋼鐵方面包括浙江、江西、廣東、福建四省;煤炭方面包括山西、山東、河南、重慶、陜西五省。
文雁兵告訴記者,要按照實行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去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尸企業”,需要精準調控,杜絕“僵尸企業”復活。為此,一是要有側重有突破,要以鋼鐵、房地產和煤炭等行業為重點突破。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既需要頂層設計的創新,也要給地方和企業減產能更多空間,推動市場化的兼并重組,發揮優勢企業的主導作用,用市場化的辦法來解決市場中出現的問題,提升生產效率。三是要有動作有套路,各級政府要簡政放權“減、轉、進”,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2017年去產能的力度將不會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