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看來,各地的基建投資的確在加快。近期,不少省份在節后舉行了重大項目開工儀式。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1%,雖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氣區間。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認為,受春節假期和冬季低溫的影響,1、2月份企業開工率相對較低,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回落,2月降至60.1%,但仍保持在高位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5.8%,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預期較為樂觀,建筑業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北大經濟學院教授蘇劍指出,鋼價上漲肯定與基建投資加快有關,同時民間對經濟企穩的預期也在上升,這也說明了實體經濟在回暖。
國家統計局將在3月公布1-2月的投資和新開工數據,屆時基建投資是否加快將一見分曉。
不過,很多專家均警告,盡管目前基建整體表現良好,經濟仍只是企穩,并未加快。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根據數據分析認為,目前,流通領域反映出來的鋼鐵市場的景氣度比生產領域要高得多。這說明,鋼鐵呈現出穩中有升強勁的勢頭。
但是,鋼鐵價格高漲也帶來了風險。2月份鋼鐵行業的購進價格指數是60.4%,反映出未來鋼鐵產業成本所形成的壓力加大。“鋼鐵價格的上漲勢頭超越了需求承載的能力,這是很不好的,恐怕有炒作方面的因素,脫離了供需關系的承載能力。”蔡進說。
他認為,今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去庫存仍然是主線,只有進一步去產能、去庫存,中國鋼鐵行業才能由大變強。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今年鋼鐵和煤炭的去產能目標將很快會公布。市場預期,今年去產能的力度和去年差不多。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也指出,2017年全國32個省級單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將會達到65萬億左右。
他指出,今年仍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強預期引導,深化創新驅動,加大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補短板的工作力度。“堅決防止形成新的過剩產能和盲目重復建設。
在國內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可謂在寒冬中煎熬了太久,然而工信部昨日發布的鋼鐵行業2016年盈利數據,終于讓業內覺察到了春天的腳步。
3月1日,工信部原材料司發文顯示,在過去的2016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萬億元,同比下降1.8%;累計盈利303.7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79.38億元,利潤增長超過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