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該市場“趴活”的貨車司機劉永順,也證實了曹龍的說法:“今年上半年差不多一天能接1個活,每次都是滿滿一車,10噸左右。最近一段時間兩天能接到一個活就算不錯了,這個周才接了2個活。”
開啟儲藏計劃
前期不明朗的市場行情讓很多鋼貿商已不敢操作曾經輕車熟路的冬儲業務,但如今鋼鐵市場回暖跡象越發明顯,不少放棄冬儲的鋼貿商又蠢蠢欲動開始了儲藏計劃。
“庫存既是虧損的源泉,但也是利潤的源泉。我認為明年形勢會比今年好過得多,我希望能繼續冬儲之路。”濟南華信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穎表示。康穎認為明年三四月份鋼市會有一定上漲,所以應該冬儲,而且應該盡可能多備貨。“多籌點錢就能多備點貨,到時候就能賺更多。”
不過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過去,由于鋼鐵資源供給偏緊,加上冬天交通運輸難度加大,鋼鐵生產企業和鋼貿商對“冬儲”較為重視。但現在鋼鐵市場供需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時下,鋼廠都在限產、減產,鋼貿商對“冬儲”的意愿也不像以往那樣強烈了。
在曹龍看來,冬儲是應該的,但不應該把全部資金壓在冬儲上。“現在的市場和幾年前的市場不同了,沒必要過多冬儲。我準備囤1000噸左右,這樣資金占用的不到一半,船小好調頭。”
曹龍坦言,目前濟南鋼材市場的商戶中,絕大部分沒有大批量囤貨的計劃,盡管欲重啟冬儲,但鋼貿商們似乎沒有了幾年前的熱情。“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商戶們會適當補充點庫存,但不會很多。”
高華培的話也佐證了曹龍的說法。“存了一部分,但數量不多。”高華培解釋說,“市場玩法變了,不能按老規則了,只能是去適應市場,最多半倉,絕不會滿倉操作。”
寶鋼在公告中稱,根據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要求,加快實施進度,公司決定并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核準,將2016年至2018年3年內壓減鋼鐵過剩產能目標任務920萬噸調整為2016年至2017年2年內壓減鋼鐵過剩產能1100萬噸。
今年8月17日,以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組局局長李冰為組長的國務院國資委檢查督導組到寶鋼檢查督導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落實情況。督導組認為,寶鋼已經提前完成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的計劃任務。
就在上月底,李冰在第三屆鋼鐵行業多元產業發展大會上還表示,“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已經提前完成今年的鋼鐵去產能任務,武漢鋼鐵(集團)公司不僅完成任務,還有可能超額完成任務,鞍鋼集團公司也能按時完成任務。”按計劃,從今年開始,涉鋼中央企業將用3年時間有序壓減粗鋼產能2137萬噸。其中,主動壓減1644萬噸,兼并重組擬壓減393萬噸,國際產能合作擬轉移粗鋼產能100萬噸。截至2015年年底,寶鋼、鞍鋼、武鋼3家專業鋼鐵公司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2家涉鋼企業,粗鋼產能共1.38億噸,占行業總產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