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全國總共只有電梯2000臺,貨梯的數量就更加的微乎其微,而且國內幾乎沒有電梯生產企業。解放后,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電梯企業應運而生。我國的電梯企業由60年代開始起步,到了70年代己初具規模。
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載貨電梯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在我國通過引進國際電梯標準以及發達國家的先進產品和技術,產生了一支以中外合資企業為主體的外向型企業隊伍。如中國迅達公司、天津奧梯斯公司上海三菱公司、蘇州迅達公司和廣州電梯工業公司等企業,就是通過合資和補償貿易方式,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和技術,不斷改善現有產品結構和管理體制,使企業素質和產品質量都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推出一代電梯新產品。為我國載貨電梯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