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防腐層應用效果評價很好,對其使用中產生的缺陷報道的很少。報道的主要缺點有露點、剝離、陰極剝離、陰極保護屏蔽、剝離防腐層膜下腐蝕等,而且大部分有關缺陷的報道還停留在理論推測階段,如資料中提到陰極保護屏蔽的問題,到目前還沒有關于防腐層實際運作中出現陰極保護屏蔽的實例報道。
知信的發展戰略是,立足于管道貿易,全面提升企業專業化經營水平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知信將一如既往秉承“團結、開拓、誠信、專業”的企業核心理念,以創新適應市場,以信譽贏得市場,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
![](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1703/01/2017030111065456.jpg)
![](http://m.haodiaoseav.com/file/upload/201703/01/2017030111065456.jpg)
知信擁有一條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鋼質管道防腐作業線和金屬結構防腐保溫專用設備。可承擔鋼質管道內壁水泥砂漿防腐、IPN8710管道管件內壁(飲水)防腐、鋼管內壁無毒涂料防腐;單層和雙層熔結環氧粉末(FBE);雙層聚乙烯(2PE)和三層聚乙烯(3PE);雙層聚(2PP);和三層聚(3PP)外涂敷工程。管道管件外壁環氧煤瀝青防腐纏繞玻璃布(1布3油、2布3油、3布5油、4布6油)防腐、聚乙烯彎管熱縮帶防腐,玻璃鋼防腐、聚氨酯發泡保溫、及各種高分子防腐涂料。執SY/T0447-96;GB50268-97;CECS10:89;DIN30670、DIN30671、SY/T0413-2002、SY/T0315-97標準,年生產能力200萬平方米。
環氧粉末防腐鋼管的使用范圍之大,已經遍布全世界各地,從力陸地到海洋,從平原到山地,河流,湖泊,從西伯利亞草原到非洲沙漠,從美洲大陸到中東海灣,這些都有熔結環氧粉末的應用實例。我國最大工程“西氣東輸”就采用的是環氧粉末防腐鋼管,使得重防腐環氧粉末涂料在我國有了長足的發展。重防腐熔結環氧粉末涂料按用途可分為:管道內噴涂用粉、管道外噴涂用粉、石油鉆管用粉,以及三層結構防腐用粉.
該涂料為100%固體,無溶劑,無污染,粉末利用率可達95%以上,是埋地鋼質管道的優質防腐涂料。采用環氧粉末涂敷打底聚乙烯PE及粘劑纏繞或包覆形成的三層PE工藝,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鋼管道防腐工藝,也是目前國內西氣東輸及油田輸油、氣,城市供氣、供水所采用的管道防腐工藝。
我國鋼材的間接出口量很大,船舶、機械、家電、鋼結構、鐵路等產品的出口,以及承接建設國外重大工程,都帶動了鋼材的間接出口。目前,我國鋼材的間接出口量與直接出口量基本是1∶1的比例。前幾年,我國的鋼材間接出口量都在5000萬噸以上。這些間接出口的鋼材,還不會受到國外反傾銷的影響。因此,這是鋼貿商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一條便捷路徑。
環氧粉末一直是采用靜電噴涂工藝涂敷。由于環氧粉末浸塑工藝受附著力問題困擾,環氧粉末的浸塑始終沒能推廣。當前來隨著三椰環氧粉末浸塑專用磷化液開發成功,首次攻克了環氧粉末浸塑工藝的附著力難題,開始出現環氧粉末的浸塑這一新興工藝。
環氧熔結粉末防腐FBE/2FBE使用壽命:40年到50后高密度聚乙烯外套防腐高密度聚乙烯外套防腐結構:在鋼管外表面包裹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極高的機械強度和優良的耐腐蝕性能,可以保護鋼管在運輸,安裝及使用過程中避免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破壞。
目前,國內外主要的外防腐結構有:單層和雙層熔結環氧粉末、二層和三層聚乙烯、三層聚柄烯、石油瀝青和煤焦油盜漆等。鋼質管道根據輸送介質和壓力,以及所在地理位置的氣溫、濕度、地形地貌,再加上人口、文化、經濟等不同情況,可采用不同的外防腐結構和材料,從而達到管道要求的安全和可靠。內涂層按作用可分為防腐型內涂層和誡阻型內涂層。國內以水泥沙漿、環氧粉末為主要涂層材料的防腐型內涂層在不同管徑的輸水管道中已有多年的應用歷史。目前,國內外主要天然氣管道普遍采用內涂層減阻技術來降低摩阻,提高輸量。經過多年的應用發展,內涂層的涂料生產和施工技術日趨成熟。
在鋼鐵、煤炭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過去幾年由于市場低迷,大量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然而自今年8月份以來,鋼材、煤炭價格上漲,導致部分關停的企業出現死灰復燃現象。面對這一情況,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不但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及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而且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這充分表明,中央推進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
過剩產能為什么會死灰復燃?這里既有市場的因素,也有體制方面的深層原因。從市場面看,這是行情見漲之下利潤的自然驅動。從體制方面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企業包袱重,體制不靈活,監管不到位,對違規運作的處罰不力,這一切因素都可能導致那些關停的企業抱有僥幸心理而重操舊業。
為了防止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必須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一方面減少無效供給,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另一方面擴大有效供給,把重大工程項目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堅持問題導向,突破體制障礙。其中,堅持市場作用與法治手段并舉是關鍵,只有正確區分政府職責與市場作用,充分調用市場力量,才能扎實有效地深入推進“去產能、防復燃”工作。
“去產能、防復燃”必須以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為突破口。前不久在全國12個省市發生的持續多天的嚴重天氣污染,讓人們憂心忡忡,綠色環保的經濟發展成為人們共同的向往。自2015年實施新環保法以來,環保在去產能過程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要抓住這一契機,以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為突破口,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去產能、防復燃”改革步伐。比如說,對資源消耗性行業,征收重額資源稅。對污染環境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或勒令停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嚴格的問責追責制,對企業偷排偷放、超標排放,要依法按日重罰、限產停產、查封扣押,對不達標和淘汰落后產能不力的企業要向社會公開,實施信用約束和懲戒。